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关于路遥的学术报告

(2013-11-21 09:50:38)
标签:

创新学院

中文系

纪念路遥

学术讲座

文化

分类: 身边的新闻

 说明:11月18日下午,我应邀在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作了一场《路遥的文学精神及其时代意义》的学术报告。下面是是创新学院中文系网页上的新闻稿:

 

省作协副主席梁向阳教授莅临中文系作学术报告

 

作者:董  超  摄影:姜  楠   审核:刘向斌

 

一场关于路遥的学术报告

2013年11月18日下午,应中文系邀请,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向阳教授以“路遥的文学精神及其时代意义”为题,在我院学术报告厅做了一场精彩而颇有深度的学术报告。中文系主任刘向斌主持了报告会。我系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梁向阳教授通过一系列可靠的数据,指出路遥的作品在当下依然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依然受到大批读者的喜爱。这是因为,路遥的作品能够给人以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他结合路遥的人生经历,深入分析了路遥的性格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中的思考点。梁教授指出,童年的苦难养成了路遥敏感、克己的性格,少年的求学培育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渴望,而青年时代过山车般的经历曾使路遥一度消沉,但最终通过文学创作而获得了拯救。在大学时代,路遥汲取了丰富的文学营养。而工作之后,农裔城籍的身份、城乡生活的独特经历和心理体验,使路遥成为国内第一位思考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作家。在小说中,路遥思考了农村有为青年的出路问题,并用生命打造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梁教授以《平凡的世界》为例,认为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逆风而行、不断前进的奋斗者形象。在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不甘屈服的人性光辉。所以,经历了历史的淘洗,路遥的作品历久弥新,愈加凸显出其巨大的社会时代意义。他鼓励广大学子学习路遥的文学精神,要有成大事者的心态,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梁教授的讲座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许多师生纷纷提问,与梁教授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场面热烈。

据悉,本次讲座也是中文系“文法论坛”第三十一场。梁向阳教授的报告,为中文系“学术活动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1992年11月17日上午,路遥先生与世长辞。二十一年来,路遥的作品依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其生命因其作品而得以延伸。因此,路遥永远活在读者的心中。谨以本次讲座,纪念我们的著名校友、我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路遥先生!愿先生的在天之灵安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