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城应有明确的文化品格
(2013-08-30 14:33:52)
标签:
延安城市建设文化品格文化 |
分类: 随笔 |
延安城应有明确的文化品格
厚夫
延安城在陕北黄土高原的腹地,三山对峙,二水环绕,是典型的依河谷川道而展开的城市,人字形结构的空间布局严重受限于地理环境。这样,延安城拥挤在狭窄的河谷川道中,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只有断头路,没有回头路……
新时期以来,在尚未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意识淡薄的年代,延安在全力追赶现代化之时,证明城市现代化最宏伟与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广建高楼大厦。这样,延安城尤其是二水交汇处的延河两岸,似乎是一夜之间就涌现出了众多的高楼。这些高楼与延安城四周的群山争雄,构成了新的山峦。一则挤占了城市本来就狭窄的公共空间;二则是人为地聚集了大量人口和车辆,造成新的拥挤;三则遮蔽了延安城的标志性景观宝塔山。前些年,坊间传我国建筑大师、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站在宝塔山上,远望延安城林立的高楼与拥挤不堪的街道后,无限感慨地说:“延安城的建设,已经把城市的地脉与文脉破坏了!……”此话是否属实,笔者未作考证。但是此话具有点穴之准,一言道破了延安城长期以来的建设之弊。
破解延安城建设之弊的真正法宝,就是“中疏外扩,上山建城”。这是延安人在城市建设中交了昂贵的学费之后才做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延安百姓所衷心拥护的!
延安城之所以不同于其它高原小城,就在于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既是历史之城,也是红色记忆之城,还是拥有鲜明的黄土风情文化之城。此三者应是相统一的,和谐共处于一城的。我们今天讨论延安城的城市建设与发展问题,必须首先要解决好延安城的文化定位问题,赋予延安以明确的文化品格,而不是向高楼大厦林立的同质化城市方向发展。故我以为今后延安城建设必须认真处理好这样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一定要统筹规划好老城与新城的角色定位问题。老城如何做好减法与“中疏”,如何恢复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城市面貌,新城如何做好加法与“外扩”,如何承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这些都必须要加以认真考虑。解决好这个问题,则既能使老城与新城角色分工明确,还能使二者浑然形成一个整体。
二是延安城的发展,一定要有明确的文化品格。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目前,延安虽有国内最丰富的革命旧址群,但是被割裂在一个又一个的“孤岛”中,城市的红色文化气场不够强,更谈不上城市拥有鲜明而独特的文化品格。这样,名义上穿着现代化外衣的延安城,既让本地人失望,也让外地游客不高兴。
三是延安城今后的城市文化规划,既不能是某几位领导简单的“拍脑袋”,也不能成为某些不接地气的“外来和尚”式的专家们的闭门造车,而要广泛动员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开动脑筋,群策群力,广聚民意,以真正形成属于延安城自己的明确的文化品格。
延安城的发展倾注了全国人民的无限期待。要真正把延安城建设成人们寻梦的故乡、朝圣的殿堂,还需要延安全体人民的持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