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立在柳青的旗帜下——“柳青文学奖”获奖作者感言

(2010-12-12 16:39:52)
标签:

柳青

陕西

文学奖

梁向阳

文化

分类: 身边的新闻

站立在柳青的旗帜下

——“柳青文学奖”获奖作者感言

各界新闻网   2010-12-10 14:39:43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各界导报

 

  仵埂:柳青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获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我也分享了他的一份荣光。
  我以为,古典文学,因了它携带着通向未来的种子而具有恒久的魅力,这粒种子上写着:对人的生存困境具有深切的了解和同情,对弱者充满良善关爱,对欺凌者憎恶与抗争,对和谐幸福有着强烈的憧憬向往。
  现代文学,以扩展人类精神生活空间、探索人内在发展为旨归,作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生活的反映者,他同时也是一个探索者,探索人的精神世界里各个区域,并力图开拓出人的多种可能性。这是文学的使命,也是作为一个文学批评者所抱持的观点。
  感谢评委们的厚爱,感谢所有支持我、给我鼓舞和力量的朋友和同道。
  梁向阳:能够站立在文学大师柳青的旗帜下,是我的幸运。柳青当年曾反复告诫人们:文学是愚人的营生文学以六十年为一个单元,实质上是提醒人们要在文学的道路上做好充分的吃苦准备。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要争取跑好这场文学马拉松,方对得起我的这位陕北前辈的谆谆教导!

   远村:得知我的诗集《浮土与苍生》获柳青文学奖,心里还是蛮高兴的。虽然,以前也获过多次省级乃至全国的文学奖,但这次意义不同。其一,多年来,因为办杂志很少写诗,也很少参加各种文学活动。但评委会仍把这个奖给了我,这是诗歌的力量;其二,柳青是中国当代文学史里程碑式的人物,我从小就非常仰慕。作为陕人,我十分看重柳青文学奖。这个奖提醒我,自己曾经是诗人。
  柳青常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这个要求很高,这辈子我恐怕很难活到这个境界了,但我会努力去做的。
  成路:柳青的巨著《创业史》首发的时间比我出生的时间还早了10年,今天领取以这位老人的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柳青文学奖”,我的灵魂俯着地对这座山峰——柳青只能膜拜。
  我写诗,其实是孩子把西部的物象——天空、大地、山脉、河流,以及植物、动物和祖先的遗留物里隐藏的诗意因子用稚嫩的眼睛发现,然后模仿性地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已。我的诗歌就是这样写作的。所以,在感谢读者、感谢评委的时候,我用自己的心灵感谢西部的自然物象和祖先行走的遗痕。
  范超:虽在严冬,犹沐春风。今天,文学大师柳青的精神再次感召着我们。获得此次陕西文学最高奖的文学新人奖,感动、激动、感恩是我所有的心情。大师在前面烛照引领,每每想起,内心深增历史责任感;时代洪流在大浪奔涌,每每投入,双肩担承神圣使命感;故乡在后面深情眷顾,每每念及,浑身涌动无限的激情和动力。
  喊雷:我以小小说这个文体为杖,一步一步地去攀登文学的珠穆拉玛峰,虽然峰巅还在云端,但我不会停下脚步。
  在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的社会,我写小小说既是为了节省我写作的时间,也是为了节省读者阅读的时间。我发誓要把小说越写越短。
  在我得过的文学奖中,我最看重的有两个:一个是今年9月获得的《文学报》举办的百字小说大赛一等奖;一个是昨天获得的柳青文学奖。获柳青文学奖表明我的第二故乡(我原籍四川)的文学前辈正在伸出温暖的手携我前行。
  张兴海:在我看来,柳青也是一位圣哲。“六十年一个单元”是生命写作的宣言。创作这一宣言的人就是文学殿堂的圣人,是富有思想的哲人。“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这与圣哲老子所说“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不但见解相似,连用语也是一致的。柳青,他让我们清醒、清纯、清净,让我们的质地更加坚忍。
  刘亚丽:柳青是陕北人,我也是陕北人。我没有见过柳青,只看到他晚年的几幅照片,照片里柳青的神态笑容,很像那些盘腿坐在土炕上或靠在阳崖地晒太阳的陕北乡下老头的神态和笑容——他耕耘着土地,他首先就是土地的一部分;他抒写着人民,首先他是人民里最普通的那一个。他善净、诚实、宽厚,有着谦卑仁慈、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柳青文学奖对我最重要的启迪是:在热爱和创作文学之前,首先要做一个感恩天地、爱人如己的良善之人。
  杜爱民:能够获得以柳青的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对我而言是一种荣耀。
  文学是有承传的;同时,在承传中每一位作家都面临着对传统进行新的个人改造的任务,都必须解决自身写作当下性的问题,都需要在自己的写作中,现实对生活和文学的重新定义这个创造性的工作。正是在这一基点上柳青文学奖对我个人有激励的作用,我也会因此而加倍努力,让柳青作品所具有的精神元素,激活自己的身体创造潜能,在创新中,继承好柳青留给我们的精神资源,并在今天发扬光大。
  吴文莉:四年前,我在《叶落长安》后记里这样写:书也许写得并不好,但我讲述过去岁月的心却是真诚的。那时,我想过有人读书会落泪,但没想过会被改编成电视剧,并且获了这个奖。
  现在,这书获得了柳青文学奖新人奖,我想,可能是《叶落长安》是我唯一文学作品吧。柳青是陕西这个文学重镇的一面旗帜,我感受到了肯定和期待,因为写作之初并不是为了获奖,所以我仍会心态平和去写我关注的故事,继续关注平民的生存,用心触摸底层人物的苦难。
  马玉琛:柳青的成功要素之一,是对关中文化的表述。我在《金石记》写作时,把这文化移植到长安城里,而且表现更直接,其中的文化气韵则一脉相承,对我们的文化、时代、也用尽了虔诚之心。柳青的文学精神是一把燃烧的火炬,将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照耀后人。
  梦野:陕西是全国瞩目的文学大省,以小说著称。我作为文学新人,以诗歌寻求突破,难度更大。这次获奖是我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会将诗歌写得更好,为加深文化底蕴,构建诗性精神,突出个性表达,振奋陕西文学而努力奋斗。
  杨则纬:柳青文学奖是我文学生涯的第一个奖,正好是在我24岁生日的这一天。出了意外和开心,更多的是一种鼓励。柳青先生留下的不仅仅是传世的作品,对我而言,更是一种精神。我希望自己踏踏实实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徐剑铭:我是有幸接受过柳青先生教诲的作者,那是46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徒工。先生称我是“娃娃”。三年前我写文章告诉先生《当年的娃娃还在走》……这次获荣誉奖是对我的鼓励,我还会在文学的路上继续走下去,但毕竟老了!
  丁小村:柳青的文学创作是深深植根于陕西这片厚土上的,他杰出的文学成就,他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忠诚,都是令后辈作家敬仰的。这次以中篇小说作品参评角逐这个以柳青的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我作为一名陕西后辈作家,对柳青这位前辈大师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沈奇:在建国“十七年”间那一代作家中,柳青是我最敬仰的一位!那一代作家的作品现在大都失去了阅读效应,柳青因其深度纯正的文学性而“柳色长青”!作为后辈末学,且以十分寂寞边缘现代诗学研究的一点成果,获得以我心仪的柳青先生命名的文学奖,实在是一份堪慰平生的荣誉!
  和谷:我因有着远行海岛八载的独语,便有了还乡故土的札记。生活在别处,灵魂仍在自己的家乡,还乡也就成了一个人生命过程中重现记忆和重塑心灵的存在方式。真实的还乡,是文学的体验生活,更是生活的文学体验。柳青是我文学的导师,我的写作能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奖联系在一起,对我是莫大的精神安慰。大地,乡土,是文学赖以生长的根本。
  王春(出版有散文集《春天图话》、《玉米玫瑰》):这次获新人奖,对我确实是一种鼓励。以文学的名义,以柳青的名义,颁奖这天上午的气氛也非常感染人。柳青是令人尊重和敬仰的前辈,是我们这块热土上的伟大的人。我在创作上起步晚,也不很勤奋,但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内心和个性,坚持以文字的形式慰藉生活,渐渐形成要以文字承担的责任,要表现或者要记录什么,不仅仅停留在浅淡意识当中。今后,在大师文学精神的昭示下,要将自己内心充足的激情和执着调动出来,带有稳重的现代意识,让文字成为一种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