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水而思

(2007-05-15 21:06:49)
标签:

文化

感悟随笔

分类: 我的心灵空间
 

临水而思

   一个著名的废园,一汪沉静的湖水,构成我眼中的风景。自从来到客居的城市后,这里成为我晨起锻炼的地方。园子四周被马路们包裹着,汽车马达的轰鸣声从四面八方压迫过来,震动着人的耳膜。然而,只有这里的一汪碧水却能使人心静。

   这个废园的面积很大,号称“万园之园”,园中岛连岛、湖连湖,大小水面十几处。大的如“福海”那种烟波浩淼、气势开阔的大湖,有密密匝匝地全张着荷花的“荷湖”,也有一汪水敷衍开来的小水塘。气势大的水面,存在着“仗势欺人”的问题,在视觉上有种不平衡感;长满荷花的湖水好倒是好,可园子的管理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今天搞有组织的“观荷活动”,明天搞“采藕活动”,生硬把荷湖折腾成庙会一般,已经全然没有那种高雅清静的雅致。惟有这个几亩地大小的小湖,仍然素面朝天,除了一群要去南方越冬的野鸭子暂时歇脚之外,这些日子勤快光顾这里的大概就数我了。这样也好,我的到来也不多余,我们都是园子的过客。

   湖水朴素而简单,湖畔的芦苇歪歪斜斜地站立着,在秋风中有些瑟缩。野鸭子们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地在湖中觅食、嬉戏,它们忽而扑楞楞地在水面上急速滑行,展示优美的舞姿;忽而振羽而飞,在空中盘旋几圈再落到水里,继续它们的工作。野鸭的存在给静谧的湖水平添了几许生动与灵性,倘若没有它们的存在,湖水真不知会怎样的寂寞。我身后的槐林中,喜鹊们上下翻窜着,唧唧喳喳地絮叨着什么,总是那么兴奋不已。还有小麻雀们在草丛里一边啄食着自己辛苦发现的饭食,一边招朋唤友,表现着它们的团结品格。湖岸巨大的垂柳用一团团飘漫的烟云,编织着朦朦胧胧、绰绰约约的风景。倘若听不到小径上晨起锻炼的老人们的脚步,我真疑心自己走进一个被人们遗忘的世界。

   阳光投射下来,撒在湖面上,扯起一层蝉羽似的薄纱。粼粼的湖水和四周高高低低的树木,全都笼罩在淡淡的雾霭中。这样的湖面颇有一番意境,仿佛新时期之初出现的朦胧诗歌一样,需要人们耐心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当然,这也并不是想品就品出来的,好滋味是专门准备给有心性的人的。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园子的水,它们才是废园的主人。当年闯入园子的强盗们一把火烧尽了那厚重的铅华,只留下几块磨砺后人心志的大石头。至此,所有的繁华与热闹全都沉入人们对于岁月的想象中了。而这平静无声的湖水却像岁月的记录仪一样,承担着记录历史的重任。这湖水虽然醇厚、细密,无色无味,它们却深刻地洞悉着这里的一切,保存着无数个巨大的心灵秘密。譬如,“一座圆明园,半部清朝史”的信息,只能在这水中钩稽了;再譬如,那些皇帝与皇妃们、皇帝与家族、皇帝与大臣们的故事,也只能聆听湖水的讲述了。水是无私的、博大的,包容了人间的许多故事,也包括那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想到这些,心中便也有了一种释然。

   野鸭子们正兴致盎然地嬉戏着,这种情形令我激动。作为过客的野鸭子,在这里的湖水快要结冰的时候,也自然要投奔南方去了。而我还要面对凛冽的北风和苍凉的冬季,等待它们的归来;当它们再能在这湖水中嬉戏的时候,我却要乘上西去的列车,回到妻子和女儿那里。我一直想等野鸭子们下一次回来时打声招呼,不枉我们和平相处的缘分。可是它们即使回来我也不认识,一我不通鸭语,无法与它们交流;二来它们也不通人语,也无法感激我每天的示好行为。但等待是一种信念,我必须坚持我的信念。对于我们这种俗人来说,既没有姜太公在渭水中坚持直钩而钓的耐心,也没有柳宗元跑到寒风刺骨的江上独自垂钓寒江之雪的雅致,还没有王维先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专注,也不会恰遇“临水的纳葳斯”的幸运……我只是一个喜欢看水的书生而已、而已。

   好了,想了这么多,都是枉想。我腰腿也压了,筋骨也疏通了,该回到栖居之所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阅读路遥
后一篇:心灵的边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