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蝶舞翩翩忆《梁祝》

(2009-04-29 21:05:04)
标签:

《梁祝》

俞丽拿

小提琴

文化

电视上又看到了我年轻时的偶像俞丽拿,从她指尖流淌出的还是那让我如痴如醉的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优美旋律。岁月如梭,《梁祝》竟已经50岁了,上海在举行《梁祝》诞生50年的庆典。

 

蝶舞翩翩忆《梁祝》

 

我是怎样爱上《梁祝》的?思绪如翩翩蝴蝶向记忆深处飞舞而去。

 

很小的时候住在乡下祖母家,就常听祖母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从此知道了他们浪漫的、坚贞的爱情,知道他们最终双双化成了美丽的彩蝶。小时候的夏天,在乡下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绿色的大彩蝶(其实应该是飞蛾),大人们叫它梁山伯,还有一种体型稍小的桔黑相间的美丽花蝴蝶,大人们说那是祝英台。

 

我小时候学过几年小提琴,8岁那年离开乡下老家和父母一起生活,在读书无用论的那个年代,父母一直希望我能学一门谋生的手艺,于是省吃俭用给我买了小提琴让我学琴,由此我接触到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那时家里有个“红灯牌”收音机,有天晚上刚吃完晚饭,爸爸把收音机放到我面前,因为收音机里传出的是优美的小提琴曲,爸爸告诉我这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俞丽拿演奏的。我第一次觉得小提琴竟然能拉出这么美的旋律,我也第一次听到并记住了那个同样优美的名字俞丽拿。从此我刻苦学琴,长大后想成为俞丽拿一样的小提琴家。

 

我的梦想没过几年就被打破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停止了小提琴的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业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自己的理想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可每当电台或收音机里传来那熟悉的《梁祝》时,总让我的心驰神往,陶醉不已。

 

高一的寒假,因上海叔公家的女儿春节结婚,我早早地来到上海,住在叔公家。叔公家有一台老式唱机,其中就有一张唱片是俞丽拿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一遍遍地欣赏着那张唱片,那是我真正完整地,细细地品味《梁祝》,也是我真正地知道音乐是可以那样感动人的,那熟悉的主旋律响起的时候,甚至能让我汗毛竖立,热泪盈眶。

 

高中时候有篇语文课文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面有一句“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Violin)上 奏着的名曲。 ”,我就一直认为,这里的梵婀玲(Violin)一定是俞丽拿拉的那把小提琴,这里的名曲一定是《梁祝》。

 

上大学后,记得有一次在图书馆看到了《梁祝》的完整乐谱和赏析,知道了那段优美的引子后,有相爱、抗婚和化蝶三个乐章,知道了开始时那优美长笛表达的美妙意境,知道了小提琴奏出的缠绵悱恻的“十八相送”,知道了大提琴和小提琴互诉衷肠的“楼台会”,知道了随着那声震耳的坟墓开裂的巨响后是春暖花开,蝴蝶飞舞。

 

大二时候,记得有一次小提琴家盛中国来苏州演出,我在院学生会搞了票去看那场音乐会,其中就有经典的《梁祝》,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场听小提琴演奏,同样的被深深感动,音乐会结束时,我甚至冒着细雨到后门口等待,只为能得到盛中国的签名,可惜这愿望没有成真。

 

无数次地听过有不同小提琴家演过的《梁祝》,也听过看过不同形式表现的《梁祝》,有钢琴协奏,有交响乐,还看过舞蹈家赵青和姬麒麟的舞蹈《梁祝》,还有改编成流行歌曲的《梁祝》,可始终觉得只有小提琴才真正能表达《梁祝》的浪漫、缠绵和诗意。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蝶舞翩翩50年过去了,如今的俞丽拿已经不再年轻,可经过50年的积淀,《梁祝》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符号,那经典的旋律经过岁月的磨砺显得更加纯熟优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