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标签:
对复习课的几点建议教育 |
分类: 辅导 |
对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复习课的课型
二、定位复习课的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强调规律,强化记忆,夯实“双基”。
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求融会贯通,透彻理解。
3.培养能力,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包括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
三、遵循复习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1.提纲导学,理顺思路
教师课前首先精心设计制定好切实可行、指导性强的导学提纲(学案)。最好提前几天发给学生,交待自学任务,让学生依据导学提纲先行自主性复习。
复习提纲的内容主要有目标要求、知识结构、训练题组等。形式可灵活多样,要求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性强。
2.精讲点拨,巩固升华
⑴ 精讲的内容主要包括复习的重点、难点、疑点、易混淆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⑵
精讲要讲出新意,要在“知新”与“提高”上有所突破,起到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消化教材、深化教材、理解教材的作用。
⑶
归纳、梳理。和学生一道对所学知识上挂下联,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规律化,以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3.典型示例,总结规律
⑴
复习课所编拟(选)的习题,应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即连接较多的知识点,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或渗透某一典型思维过程,或是某一类型题目(如应用型和能力型)的代表。分析研究这一例题应收到以题触类、举一反三的效果。
⑵
示范解题要立足于分析引导思路,总结规律。即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从而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强化训练,夯实基础
⑴
精编(选)习题。题目的编选既要覆盖面广,又要重点突出,还要有一定量的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综合性和灵活性的题目,应更多地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题目,从学科的整体意义、思想含义上考虑问题,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境,训练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⑵
训练宜采取题组训练的形式。训练的时间可课上课下相结合,并布置适量的作业,以训练学生解题步骤的规范化。
四、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1.教法上要切实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要精讲、巧导、实练,把握好导、讲、练的有机结合,要更多的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2.每节课的复习,都应注意选择、确定好复习角度、方式:
⑵ 贯通:建立系统的知能体系。
⑶ 补缺: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
⑷ 比较:促使认识的深化。
⑸ 强化:提高训练的深度。
⑹ 拓宽:多侧面地讲解相关知识。
⑺ 升华:提高原有教学层次。
⑻ 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⑼ 迁移:推动综合能力训练。
3.复习课要特别注重学生自学习惯、方法和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保证时间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思、自讲、自做、自悟、自得。
前一篇:批改作业精彩评语100例
后一篇:对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