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4cd4f9c3n741d7d501014&690
http://s1/middle/4cd4f9c3n741d7d66d6e0&690
(孙权宅址与报恩寺图片来自网络)
略说苏州三国东吴遗址遗迹(上)
苏州(三国前后为吴郡)作为东吴政权的起源发祥地,遗址遗迹众多,现略说几处:
一、孙权宅址与报恩寺
孙权宅址苏州有两处,一即今天人民路上北寺,亦称报恩寺;还有东大街上开元寺,即原吴县县政府所在地。
今人民路上“吴中第一古刹”
报恩寺俗称北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相传是孙权为报答母亲吴太夫人的恩情,而舍宅而建。因报恩寺而生北寺塔一直是古城的最高点,俯瞰苏州1000多年。
报恩,报的是母恩。孙权要报答母亲吴太夫人的恩情。他的母亲是苏州人,也是苏州历史上最杰出的母亲之一。这个女子是孙氏家族的福音。丈夫战死后她鼓舞儿子孙策继续开拓东吴疆土,儿子不幸被刺身亡后,她又辅佐年轻的次子孙权。一个进入王权家族的女子要忍的痛她都忍了,要做的牺牲她也牺牲了。吴太夫人的隐忍与果断在《三国演义》中也淋漓尽致。
二、周瑜宅址
今肖家巷内市教委办公处和景德路东段的城隍庙,相传均为周瑜宅址。
建安三年(198年)
周瑜来到吴郡。已为人主的孙策闻讯亲自出迎,授周瑜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孙策还替周瑜修建住所。孙策告诉江东父老:“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
他们或煮酒夜谈,或郊外骑射,年轻的梦想壮美如山,又轻扬如风直飞九霄。后来他们成了一对姐妹大乔小乔的丈夫,成为英雄美人匹配的经典。但在生死难料的三国,两年后,孙策遇刺身亡。(二乔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用作激怒周瑜的道具:诸葛亮巧改曹植《铜雀台赋》的“桥”为“乔”,原句“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蝃蝀”为彩虹)被篡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于是,曹操在周瑜眼里就有了图谋二乔美色的野心了,周瑜听信之后,岂能不痛恨曹操?杜牧的《赤壁》就暗含了这个典故:“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赤壁之战的参战人数也是夸大之一,《三国演义》说曹军一共83万,实际上曹军24万(青州兵16万,荆州水军8万),孙刘联军5万左右(孙权军为3万,刘备军为2万)。
三、陆逊遗址
苏州城北相城区区政府所在地即原陆墓镇,东吴名将陆逊最后的安栖之所,陆墓因陆逊墓在此而得名。谁说苏州多状元少将才,陆逊虎虎生风立在潮头,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对他的相貌,罗贯中只有一句:“面如美玉”。
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历任东吴大都督、丞相。吴大帝孙权兄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
陆逊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防御刘备来袭的“夷陵之战 ”(222年)。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70多万军队于密林扎连营几百里,陆逊趁机以火攻大破之,大败刘备于夷陵,使刘备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里,也以致于蜀国后期一蹶不振。 夷陵之战是三国史上三大战役之一,(这三大战役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孙权的太子孙和而被孙权多次谴责。陆逊于245年去世,享年62岁。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真是:英雄与乱世相生,惊涛伴骇浪角逐,是非成败转成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