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演义》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2015-12-02 18:03:48)
标签:

语文

分类: 高二语文

 

《三国演义》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曹操献刀

1C3分,E2分, B1分 (A项曹操借试马之机逃跑,原文有“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 C项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又思曰:“此贼当休矣!”(善度势情——心理描写);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奸险狠毒,冷酷自私——语言描写);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残暴不仁——动作描写)B项陈宫默然的原因还有畏惧曹操,怕话多惹来杀身之祸,这是明哲保身的做法。D项原因错误,曹操说自己是“有罪之人”只是不愿意和吕伯奢回去的借口。)

2随机应变,沉着冷静。曹操欲行刺董卓,不想被他发现,马上改行刺为献刀。阴险恶毒,自私自利。曹操为保全性命,宁可错杀吕伯奢一家,还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③生性多疑。如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于是杀了吕伯奢一家。④胸有大志。如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

3)①结构上,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陈宫,曹操被救,这才有了之后杀吕伯奢的情节。②人物形象塑造上,丰富了曹操的性格。通过陈宫之言等侧面反映了曹操的性格。③主题上,间接反映出当时在朝廷的官吏中,像陈宫这样的有志推翻残暴军阀董卓的人很多。

4)①若献刀,应在吕布在时献,宝刀共赏,才有意思,不应在吕布走后献;②若献刀,应在董卓面朝外时当面献,不应在董卓面向里时背后献,此不合情理;若献刀,应连同刀鞘解下一块献,不应在拔刀后解鞘。④若献刀,一般不该来迟,曹操故意推说“马羸行迟耳”,足见其智谋:一石二鸟,既调走陪侍董卓身边的吕布,又为后文的逃跑准备了条件。(每点2分,四点共8分)

 

草船借箭

1A3分,D2分,E1分,BC0分。(A项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D项是对人物细节的分析。E.“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诸葛亮这样安排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B项曹操懊悔的是被孔明抓住软肋而中计。C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险恶,他根本不相信孔明三日之内能造十万枝箭,欲借机除之而后快。)

2周瑜让孔明监造十万枝箭,孔明承诺三日完成,如何造得?设下第一个悬念。

孔明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草船,不知是何用意,设下第二个悬念。

等到三日四更,孔明请鲁肃同往取箭,何处去取?设下第三个悬念。

孔明率船向曹水寨逼近,并令擂鼓呐喊,如何取箭?设下第四个悬念。

3)正面描写:①语言描写,通过孔明和别人的对话,表现他的机智多谋;②神情描写,“欣然”“笑”等神情表现孔明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4分)

侧面描写:周瑜陷害孔明不成,曹操中孔明之计失箭,都表现孔明足智多谋、神机妙算。(2)

4)①文章结构上,鲁肃是选文的一条线索,是整个故事发展的见证人;②情节发展上,鲁肃转述孔明的话,使周瑜下决心要除掉孔明,之后借给孔明船只装备,为孔明成功借箭打下基础;③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鲁肃这个中间人物,使得孔明机智多谋和周瑜气量狭窄的形象表现得更加丰满。④矛盾关系上,周瑜和孔明的交锋很多都是通过鲁肃展开的。(每点2分。)

 

曹操败走华容道

(1)A3分,答B2分,答D1分;答CE不给分。(D.环境描写还写出了曹军遭遇的困境;C.不是“正面”是“侧面”;E.0分,主要是关羽性格使然。)

2)①豪气乐观;②权术狡诈;③决断残忍;④从谏如流。(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3)①使故事波澜迭起。仓皇败北,情节紧张,军心大乱;曹操大笑,紧张气氛得以缓和,军心得以鼓舞;接着杀出伏兵,气氛又陡然紧张。②表现曹操人物性格和心理。曹操败而不馁,还发表议论笑话对手,说明他仍然雄心勃勃,表现出他“顽强”的一面;以“笑”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渡过难关,这也是一种策略节,表现了曹操的奸诈和权术: “笑”来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写出曹操性格的多面性,描绘出了一个奸雄的形象。(每点3分)

4)①因为郭奉孝英年早逝,未能在赤壁之战中献计献策;因为自己缺乏像郭奉孝一样的智慧人才;

     因为战败失利,失去统一中国的绝好机会;④因为要追问谋士责任,促其反思;

     ⑤为了推卸作为主帅战败失利的责任。

    (每点2分,答对四点得8分)

 

群英会蒋干中计

1B3分;D2分;A1分。(A项,蒋干的“自信乐观”是盲目自信乐观,蒋干勇气可嘉,智慧则太勉强。C项,重要计策则是反间计,而不是“欲擒故纵”E项,“简练的白描”说法错误,本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对比等各种艺术技巧都有使用,另外“展现了一幅三国群雄斗智图”说法也不准确。)

2小心谨慎,思虑周密。周瑜夜探曹营,可见他深知知己知彼,方可获胜。沉着冷静,积极应对。看到曹营水军训练有素,虽然心惊,但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深谋远虑,胸有成竹。蒋干来访后,很快制定出长远的计策,环环相扣;宴席之上表现胸有成竹。

3)小说共5次写到周瑜的笑。(2分)第一次写周瑜笑,正好抓到使反间计的契机,心生惊喜。第二次写周瑜的笑,以示亲热,假装相信蒋干的话。第三次笑,表示表示见故人而高兴,还是麻痹蒋干。第四次笑,以实力和意气盖过蒋干,开怀大笑。第五次笑,以示处境之优越,讥笑蒋干竟来劝降。(答出两点给1分,增加一点加1分,共计4分。)

4蒋干出使之前对对方情况没有充分估计。出使之前蒋干只说和周瑜是旧时同窗,但对周营情况一无所知,对周瑜此时的心理预估不到位。

     蒋干出使之后缺乏真正的勇气。蒋干到周营之后,被周瑜一语点破来意之后,以及在周瑜让太史慈佩剑监酒时,蒋干都表情愕然,不敢说明来意。

     蒋干出使缺乏周密的策略计谋。蒋干出使之前没有周密计划,出使之后完全被周瑜的计策被动牵引,一步步落入圈套。

     蒋干的对手太过强大。周瑜思虑周密,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蒋干到达周营之后,一切都在周瑜的掌握中,蒋干几乎没有说服成功的机会。

(每点2分。学生只要结合三国背景,言之成理即可。)

 

赵子龙单骑救主

1A3分,C2分,E1分,B项、D0分。(AC项完全正确。A项是针对全文的概括和分析,而C项是对文中某一情节的概括分析,赋分有所区分。E项表述不全面,赵云能全身而退,更得益于他的英勇善战。B项赵云失去刘备妻小消息并不是因为他只顾厮杀,而是战乱中寻常情况,后来他去寻找,是因为丢失了夫人与小主人,就辜负了刘备的信任和重托。D项赵云所跌土坑并非糜夫人所投之井,那道红光并无特指,更多的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希望天佑汉室。)

2)①骁勇善战。迎战晏明等人毫不畏惧,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②忠诚守信。不负刘备所托,在险境中救出阿斗。③以大局为重。与张郃战约十回合,不恋战夺路而走。④细心谨慎。糜夫人投井自杀后,推倒土墙,掩盖枯井。(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3)①心理独白,重承诺,有忠心。丢失两位夫人和小主人后,宁愿冒死也要寻找,否则就觉得对不起刘备的信任。②语言,勇担罪责。寻找到两位夫人后,赵云都是主动请罪。③动作行为,英勇善战,周到细心。糜夫人投井死后,赵云推墙填井,包裹刘禅,足见信心谨慎。与张郃等人的厮杀,见其英勇善战。(每点2分)

4)没有冲淡小说的主题。(2分)①艺术结构上,通过描写这些细节缓和了小说的紧张气氛,使文章张弛有度。②人物形象上,写糜夫人在危局中选择投井自杀,表现了其顾全大局的一面。赵云掩盖枯井表现了其细心的一面。③主题思想上,表现了赵云英雄气概之外的人情,丰富了赵云的英雄形象。(每点2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