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早读课设计思考
马军礼
一、案例:2009.10.11在高二(2)班的语文早读课
(一)早读目标
1、课文诵读:(1)熟读《游褒禅山记》(2)自由背诵《游褒禅山记》
2、经典诵读:《论语》述而篇第七(共38章)
3、验收:早读课结束前验收《游褒禅山记》第一段背诵
(老师早读课前2分钟提前进教室,板书“早读目标”并准备好多媒体)
(二)早读课堂
1、语文课代表甲上台组织全体同学完成早读目标1:组织全体同学听读《游褒禅山记》课文朗读录音;重放录音一遍,全体同学跟读;最后组织学生齐读《游褒禅山记》。
2、语文课代表乙上台组织全体同学完成早读目标2,并组织全体同学自由背诵《游褒禅山记》
(老师与学生一起读书并适当巡视督促)
(三)早读验收
1、同桌之间互相验收《游褒禅山记》第一段的背诵,并如实填写《早读背诵验收单》
2、语文老师抽查背诵情况。
二、设计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把早读课真正当作一节课来策划设计。这其中应该体现出老师的思想和智慧。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早读课上得以最充分地诠释。
2、高效的早读课应首先体现出早读课的功能——是记忆力很好的时段,大声的朗读、强烈的呼吸吐故纳新对身体有好处,朗朗的读书声让人闻到了浓浓的书香气息、置身其中自然有一种被感染的震撼,养成早读的好习惯也必定为成就自己的好人生奠基。
3、课本诵读与经典诵读相结合。35分钟的早读课如果只在乎区区几篇课文的诵读会有一些不充实。适当地增加《语文读本》或国学经典进来将会更加充实。本学期我任教的两个班选择《〈论语〉通读》这本书作为早读课的一项内容,每节语文早读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诵读《论语》,分散在20个早读课读完《论语》20篇511章。惊喜地发现,随着《论语》的逐渐诵读,学生作文中引用《论语》的句子越来越多。这自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也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4、早读验收这个环节是落实早读的有效手段。早读课结束前用3—5分钟的时间有针对性地抽检个别同学朗读或背诵的情况有助于督促学生有目标的按时完成早读任务,帮助学生养成即使是早读课也要查缺补漏的好习惯。早读验收单靠语文老师是顾不过来的,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是很好的办法。学期初就设计并印发《高二第一学期语文(第三册)早读课文背诵验收单》,指导学生习惯性、常态化地使用,老师按验收单抽取已完成背诵的同学进行复查。验收单的操作要求有以下四条:(1)课文背诵总负责人是语文课代表,互相验收背诵分自然小组进行,课代表指定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背诵落实。(2)每位同学必须验收每篇课文一位同学的背诵情况,并如实认真签名。老师抽查存在问题的,验收人将负有连带责任。(3)背诵完全熟练后方可通过验收,并请验收人如实填写验收日期。(4)背诵最终要落实到默写上,并要忠实于原文,没有错别字甚至包括标点符号。
5、处理好集体诵读与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诵读的关系。齐读有助于督促不自觉的同学,也有助于受感染和培养语感;自由读有助于彰显个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处理轻重缓急。两者并重可能会更高效。
6、早读课是否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听写或默写值得商榷,对此本人持不赞成的意见,并愿意就此与同仁商榷。
2009.10.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