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拉拉”人物形象塑造给我们的启示

(2009-08-24 17:38:25)
标签:

杜拉拉升职记

洞察能力

建行

王伟

上海

杂谈

分类: 心情文字(随笔)

在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向社会,教育产业大量批发就业大军的社会背景下,作为职场修炼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受到了社会特别是年轻大学毕业生的追捧。输入书名搜索,成千上万条相关条目,出现在电脑荧屏,上市三个月,不仅销量破十万册,而且此书又有续集,且正在拍摄电视剧,可见此书的“热炒”程度。书中“杜拉拉”形象,或许是本书作者李可的艺术形象,因为本书的勒口上已介绍作者“十余年外企生涯,职业经理人。从事过销售和人力资源工作”等等。

一、        杜拉拉人物形象的塑造。

《杜拉拉升职记》比较成功地塑造了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形象:比较典型的南方女子,姿色中上,为人温和但有上进性,虽然没有特殊背景,但善于逆境求生,受过良好教育,靠个人奋斗成功,现代传统派中“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

当然,杜拉拉作为小说的主角,肯定不是李可原型的照搬照套,既有真实的成份,更有虚构的,因此,亦真亦幻的杜拉拉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连贯性。

二、“杜拉拉”人物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一)我们应该从杜拉拉身上汲取些什么。

1.脚踏实地,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俗话说得好:高楼万丈始于平地。任何人无论是人生道路,还是职场成就,必须脚踏实地,步步成印,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杜拉拉正是一个这样的人。“上海办行政主管忽然辞职了”,杜拉拉领命于危难之际,要她负责上海办的装修工程。杜拉拉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觉得自己受器重,高高兴兴地接受了指派”。在装修工程实施中,杜拉拉克服了种种困难,加班加点,忍辱负重,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杜拉拉脚踏实地,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不仅赢得了同事的赞许,而且也赢得了敌手的暗暗肯定,更赢得了李斯特这个安于现状,办事四平八稳的“老好人”的刮目相待。

2.学会容忍,退一步进二步逆境求胜的处世方式。

在“王蔷事件”中,杜拉拉明知对手死穴,经深思熟虑后,采取了容忍的办法,没有向其上司举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平稳过渡。从力学角度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当的。因“上海办的装修工程”,杜拉拉与大客户部的销售总监王伟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是极富戏剧性的。杜拉拉软硬兼使,以柔克刚,令王伟这个“33岁身材高大,英俊儒雅,待人居高临下的北京汉子”初战即退,乃至服于杜拉拉的石榴裙下,充分展示了优秀女性对强男人的“俘获力”。有人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了男人,也就征服了世界。个中奥妙,确有其理。

3.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往直前,不断进取的品格。

一个人光有实干精神还不够,还要经营好自己的脑细胞。“上海办的装修工程”,既是杜拉拉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式的成功范例,展示了她的实干精神,更是杜拉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于进取品格的特写。又如“空手套白狼”及以下的章节中,杜拉拉肩负“整合下设全国各地的办事处”重任。对中国社会来说,增机构增员是人人愿意做的皆大喜欢的事情,而减员减机构增效,却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差使,不仅计划难,实施中人间关系又如森林中的树木,盘根错节,当然在外企中也不例外。在这一重任中,杜拉拉针对DB的特点,运用周密部署算细帐、主动汇报争取支持、各个击破讲究方法等手段,又一次成功整合办事处。当然,这里面有她的男友王伟在交往中所建立的工作和个人私人感情,最后全力支持杜拉拉也密不可分。所以,职场女人适当地展示自己的魅力,收效是很好的。这一事件,突出了杜拉拉“遇浪不惊,妥善应付,在斗争中长才干”的形象。

4.把握时机,毛遂自荐的自我推销作风。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一个人勇于毛遂自荐也是值得倡导的。如杜拉拉找李斯特主动要求做“行政经理”,经过几个回合,终手如愿以偿。这同样为杜拉拉今后的成长,在职位上赢得了关键的一步。

5.胸怀全局的洞察能力。

杜拉拉之所以能在磨炼中迅速成长,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基础外,胸怀全局的洞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全局观念,就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把握机遇,成就自己。

与其说“上海办的装修工程”是机遇,而要求做“行政经理”、“整合DB下设全国各地的办事处”、巧妙处置“伊萨贝拉”事件,则显示了杜拉拉胸怀全局的洞察能力。

(二)杜拉拉形象在建设银行这个特定的职场,对我们的启示。

作为在建行工作的人,杜拉拉这个形象,对我们是有许多借鉴启示作用的。仔细观察在建行工作并且在事业中成功的建行人,不同程度上也具有“杜拉拉式的影子”。

那么,杜拉拉形象对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1.首先,建行是一家国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不同于外企,不同于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要成为建行的杜拉拉,必须学习在银行工作的真本领,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并且脚踏实地地工作。

2.建行的体制和模式不同于《杜拉拉升职记》中的DB公司,建行现在虽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了,但它国有的色彩依然很浓,虽然条条框框很多,但实在地说,它是一个培养人、磨炼人的好职场。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有真本事在建行做,并且做得出色,中国范围内的其它机构或单位,甚至企业,我们更能适应。

3.要学习杜拉拉脚踏实地基础上的进取精神。《杜拉拉升职记》中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职场中当代女性杜拉拉的形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给合我在建行16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一个人困难可以提,牢骚也不妨发,但必须具有不灭的进取精神。最起码一点就是“某某牢骚鬼话多,工作倒蛮会做”,说明领导和群众还是认可的。

4.要学会提升自己。这主要是针对已经在建行这个职场有若干年工作经历的员工说的。一是要在工作业绩上提升自己;二是在思想意识上提升自己,学会独立思考,把握人生方向;三是正确定位自己,在建行职场成长的道路上,既定目标,积极争取,既要有实力,又要讲技巧(人生的智慧)。

5. 要着眼全局开拓业务,谋划自己的职场价值。要成为建行的“杜拉拉”,还必须具有胸怀全局的洞察能力,事情要一样样做实,利益不因一时一利太过计较,着眼全局,面向未来。

当然,从文学欣赏角度看,《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的形象塑造还不够丰满,工作味太重,生活味欠浓,与王伟的情爱也显得生硬,特别是结尾两人相会显得作者的“主观”“唐突”,很多人物形象刻划有些“单薄”,小说的可读性还不够强。

总之,《杜拉拉升职记》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无论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还是对职场中人,都有很好的借鉴启发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