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911事件之后,我就无端端地患上飞行恐惧症。其实这个事件本身和我并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只不过是当飞机撞上世贸双塔时,我在电视上目睹了CNN转播的部分过程。也不记得从这之后的哪次飞行我就开始特别害怕坐飞机了。从订好机票的那一刻就开始忧虑。飞机起飞时,我就强迫症的老想着“CRASH”这个字,全身肌肉紧张,双手是汗,双腿发抖,心跳加剧,有想大喊“我要下飞机”的冲动,飞机有气流时和没有气流时都担心。所以每次飞行都是一次炼狱的过程。
我看了很多相关的书。我有两个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同事,都来自飞行员家庭。她们借了我很多书看。书上说这是缺乏安全感,对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掌握缺乏信任的一种表现。解决办法就是尽量放松,要对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有信心。不要去担心那些你所不能控制的事情,
这次的深圳高尔夫之行确凿地让我体会到什么是自己的能力极限,不要去奢望那些能力之外的事情,要学会接受和面对“我不能”的挫败感,在其中的一个三百多码的四杆洞,开球后,第二杆至少要有150到160码的飞行距离,才能过水。第一天,我球的落点很好,虽然怕水,还是颇有信心地拿出三号木,“扑通”一声,剃头球,球应声落水。再打一个,同样的命运落水,这和脑海中期望的球以一个优美的抛物线飞向对岸完全事与愿违。看着球落水的一刹那,心中的那份挫败感别提多酸涩了。接下来的两天的几次尝试,没有一次如愿以偿。索性架TEE,用DRIVER开球,在四个球纷纷落水后,第五个球终于飞起来,越过水面,飞向对岸。后来总结一下,这绝对不是偶然或者自己一厢情愿相信的只是一时失误。事实,也是自己不愿接受的事实是自己的技术还不到位,与其担心或者懊恼,还不如接受,在第一个球落水后,在对岸补球区补一个球,也没有什么丢人的。
也许这两件事并没有什么逻辑必然的联系。让我开心的是我的飞行恐惧症似乎有好转的现象。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能”,生活或许会更加轻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