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的3月5日,是第54个“学雷锋纪念日”。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坚持把践行雷锋精神与平安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岗位建功相结合,立足岗位学雷锋,在服务群众的路上一路前行,从未停歇——
派出所30年接力照顾孤寡老人
在昌平公安分局昌平派出所有一项传统——30年多来,民警以接力的形式照顾辖区的邵英大妈,为老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让这名孤寡老人忘记孤单,享受天伦之乐。这项光荣传统从上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历经所内人员更迭却从未间断。
上世纪80年代,邵大妈在一次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落下了腰疼的毛病。祸不单行,老伴不久又病重去世,邵大妈膝下无儿无女,生活清苦艰辛。一次值夜班看库房回来,邵大妈腰疼的毛病又犯了,4层楼的楼梯怎么也爬不去。这一幕恰巧被昌平派出所的管片民警刘波看见。刘波上前问清了原因,他二话没说,背起邵大妈一口气爬上了4楼。从刘波背邵大妈上楼开始到现在,虽然经历了30多年,派出所所长换了8任,社区民警换了二三十人,但无论人员如何变动,照顾邵大妈从未间断。“平日送来米面油盐等生活用品,生病了带着我去医院看病,天冷了民警就用小推车一车一车地推来煤球。我这辈子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从不拖欠外债,唯独欠下了咱派出所民警这人情债,没法还也还不清。”每每回忆起几十年来的一幕幕,邵大妈总是心情激动,语带哽咽。
2010年,根据老人的意愿,民警帮邵大妈搬进了老年公寓。虽然老人离开了昌平派出所的辖区,但爱心接力并没有因此间断,民警们每月2次带老人到医院取药,日常只要谁有空就会去给老人送一桶纯净水,老人有啥需要,给所领导、民警打个电话,就会有人过去替老人解决问题。
2016年,在民警们的祝福声中,邵大妈度过了自己的80岁生日。邵大妈说:“我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一群比亲人还亲的警察儿女啊!”
民警组建“春蕾”学雷锋支援服务队
学雷锋日前夕,昌平公安分局史各庄派出所社区民警刘广存如往常一样,带领“春蕾”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来到史各庄社区,清扫垃圾、铲除小广告,整治环境卫生。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春蕾”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3年,成员既有村干部、治保积极分子,也有普通村民、外来务工人员。民警刘广存既是它的创建者,也是首任队长。“建设平安社区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要想彻底改变社区的治安状况,就要先在社区形成‘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刘广存说,这是组建“春蕾”服务队的初衷,也是服务队遵从的核心精神,“如同‘春蕾’的名字一样,让雷锋精神在社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逐渐深入人心。”
4年来,在刘广存的带领下,这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已成为史各庄社区的一张爱心名片,把雷锋精神传递到每位居民身边,让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文明之花在平安社区绽放。他们清理小广告、修复破损的隔离带、入户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为患病儿童捐款、关爱孤寡老人,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2016年,“春蕾”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被首都文明委授予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
近年来,随着出入境人数迅猛增长,公安机关出入境服务管理工作渐渐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为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昌平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本着“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工作理念,着力优化窗口服务细节,相继推出多项便民举措,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出入境服务窗口。
工作中,他们坚持换位思考,通过开展“如果我是申请人”的大讨论,促进民警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出入境管理大队,经常讲的一句话是:“群众满意是检验出入境工作的第一标准。”为此,他们提出了“五心”服务的工作标准,即:接待群众“热心”,始终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稍等”迎接,一声“再见”相送;对待群众“贴心”,坚决不让政策受阻、不让群众受冷遇、不让时间拖延;服务群众“尽心”,主动和申请人交流,耐心解疑答问,做到政策咨询一次讲清、表格资料一次发清、申请手续一次办清;办理业务“细心”,在工作中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想一下,不让群众跑冤枉路;特事特办“暖心”,为因伤病行动不便人员、孕妇、老年人,以及确有急事的群众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此外,他们还在办证高峰期主动延迟下班,通过设置警务公示栏、民警监督卡、群众意见箱、满意度评价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办事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多年来,出入境民警将服务的“小窗口”作为人生的“大舞台”,以便民奉献、规范高效、阳光暖心的窗口形象,真情实意对待办事群众,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