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不变的爱心接力

标签:
新篇章平台车里库房老照片 |
分类: 最美警察 |
在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昌平派出所有一项老传统——民警以接力的形式照顾辖区内的邵英老人。三十年间,昌平派出所民警为老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让孤寡老人忘记孤单,享受天伦之乐,这一项光荣传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延续至今,历经所内人员更迭却从未间断。
上不去的楼梯
邵大妈1935年出生,是地道的 山东老太太,年轻时嫁到了昌平,并在工厂里找到了工作,从此在昌平扎下根来。快乐的生活没过多久,80年代,邵大妈在一次下班途中遭遇了车祸,落下了腰疼的毛病,祸不单行,老伴又病重卧床不起,邵大妈情急之下,患上了脑血栓。丈夫病重不久去逝,邵大妈膝下无儿无女,生活清苦艰辛。
一次值夜班看库房回来,邵大妈腰疼的毛病又犯了,四层楼的台阶说什么也上不去了,劳累、病痛使她一时间情绪失控,忍不住坐在楼门口哭了起来。这一幕恰巧被时任昌平派出所民警刘坡看见了。刘坡上前问清了原委,二话没说,背起邵大妈,一口气上了四楼。
从民警刘波的这一背开始到现在,竟然经历了30年,经历了八任派出所所长。风风雨雨,无论人事如何变动,昌平派出所承担下的照顾邵大妈的责任,30年来从未间断。“平日送来米面油盐必需品,生病了带着我去医院看病,天冷了,民警就用小推车一车一车的推来煤球,供我取暖。我这辈子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从不拖欠外债,唯独欠下了咱分局民警这人情债,没法还也还不清”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一幕幕,邵大妈依然情绪激动,数度哽咽。
摆满纯净水的楼梯
2010年,接力棒传到了民警杨文涛手中。当时老人有了想卖掉房子搬进老年公寓的想法,便跟所领导和杨文涛商量。因邵大妈的房子年代久远,民警们劝她把房子装修一下再卖,老人家欣然同意了,并把卖房子所需的种种手续委托给了杨文涛帮助办理。于是杨文涛除了照顾老人又多了一项任务,当起了老人的“装修监理”和“房产经纪”,每次下片儿的时候,他都抽空去老人装修的房子看看,比自己的事还上心。
经过众人的努力,老人如愿卖掉房子住进了十三陵老年温馨公寓,一日三餐都有专人照料,不用所里民警隔三差五的送米面油盐了。虽然老人离开了昌平派出所的辖区,但爱心接力并没有因此间断,杨文涛或所里的内勤民警,谁只要得空就会去给老人送一桶纯净水,老人有啥需要,给所领导、民警打个电话,民警就会开车过去,替老人解决问题。
10月22日上午,杨文涛休息,他拎上一桶纯净水装进车里前往十三陵老年温馨公寓看望邵英老人。听说杨文涛又来看望自己,邵大妈高兴坏了,本来正在老年公寓门口买香菜,放下手中的菜不买了,合不拢嘴的将杨文涛领进了门。
邵大妈在老年公寓的住所大概15平米,干净整洁,屋内有一个通往储物间的楼梯,楼梯上每一节台阶都放着一桶纯净水,整整齐齐,像一列哨兵站在楼梯上。“上几次送来的还没喝完呐。”邵大妈不好意思地说。
派出所的编外一员
照顾过邵大妈的民警的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民警从新警成长为了派出所长,有的民警因工作调动,后来不在昌平派出所了,却都依然和她保持着联系,“治安支队、看守所、松园派出所,咱们分局好多部门都有我认识的民警。”,邵大妈得意的说。所里民警谁结婚了,谁家小孩满月都会请她参加,俨然她就是派出所的编外一员。
民警陈庆华,因照顾过邵大妈几次,也和老人家结下了不解之缘。10月12日是陈庆华结婚的日子,结婚头一天,陈庆华和妻子借了一辆朋友的车来到了老年公寓,把老人接了过去,说是一定要她参加他们的婚礼。来到陈庆华家,陈庆华的妻子帮老人洗了个澡,又炒了5个菜,邵大妈一高兴还拉着陈庆华的媳妇一起喝了一瓶啤酒。“平时我不怎么喝酒啊,就是小陈结婚我高兴,非得喝点儿。”
民警宁志宝最近一直照顾着大妈,看着大妈手里的一大堆老照片,他感慨万千,这简直就是昌平派出所的一部历史,这里面的人有的退居二线,有的当了所长、政委,有的调到了外单位,天各一方。当时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如今早已爬满了皱纹,这些人无论身在何处,一听到大妈的声音都会心里发热鼻子发酸,大妈不简简单单是辖区里的居民,更像是他们第二个母亲。
“我当时就住在派出所对面,冰箱坏了,我就给蒋所打电话,他问让谁来呀,我说就让你来。他就乖乖过来,一看冰箱不能用了,就给我买了个新的。你看我这床,转椅,都是孩子们给我的。最让我感动的事,那得说我老头死了,我没儿没女,这些孩子们都去送他,好些已经不是这个所的。”说到这大妈哽咽了。
“别看我78了,我会用手机,我一想他们我就打电话。前一阵手机坏了,我也不会买呀,所里派了两个辅警带我去买的。奥运后,我眼睛不行了,那阵儿吴所长和小苏天天送我去看病,三十年了,久病床前还无孝子呢,派出所这帮孩子对我真好。”
基层派出所是维护社会稳定、治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公安机关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最直接的平台。邵大妈是众多群众里的一员,昌平派出所也是昌平公安亲民、爱民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昌平公安分局的民警们始终将辖区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怀着对百姓的赤子之情扎根基层,解民意,排民忧,谱写出为民服务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