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小长假,不少驴友一定在策划着爬山活动了吧?警方提示,不要盲目攀爬野山,应区分冒险和探险的真正区别,爱惜自己的生命,尊重包括公安机关等政府参与的社会公共资源救助行为。
警方分析登山爱好者被困遇险五大原因:
原因一:网上发帖出游 流连美景迷路
在网络上一些户外登山、探险的论坛里,每逢节假日,就有网友发帖呼朋引伴,响应的网友也很多,定下出发时间和出行方式后,就草草开团进行探险。这种看似现代、新潮的出游方式缺乏必要的组织,各成员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没有相应的默契,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极容易失去控制。
原因二:仓促上路,携带供给、装备不足
抱着游玩的心态参与到这类探险性质的活动中,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危险,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对未知情况估计不足,登山所需的雨衣、手电、登山杖等必须装备往往没有准备好。为了追求新鲜和刺激,那些未开发的、地势险峻的野山更容易成为网友中意的目标,但是这山有多高,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山上的路怎么走这些信息往往是驴友不认真关注的,信息的缺乏是出行中潜伏的最大危险。
原因三:素质欠缺,应变不足
钢筋水泥的都市中生活了很久的现代人,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耐力并不强,更何况是应对这种高强度的探险活动,极易出现扭伤、摔伤等突发情况,即便是在普通的风景区,救援人员上山施救尚存极大难度,更何况是在未经开发的野山上呢!此外,野山上还埋伏着煤矿采空区、滑坡、野兽等种种未知的危险,应急能力的欠缺就成为了致命伤。
原因四:山路险峻,气候复杂,救援时说不清自己位置
很多野山气候状况复杂,山脚下风和日丽,山中云雾弥漫。山上山石陡峭,植被茂盛,没有正经的道路,一不留神就会走错,方向感极差,很容易迷失方向。因山上有很多的断面和断崖,很容易发生危险。同时,由于大山的阻隔,手机在山上收不到信号,极容易失去联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整座山变成了一座危机四伏的大迷宫。
原因五:登山者多为外地游客,不熟悉当地情况
通过分析警情,被困者多为外地游客,且没有本地向导,很容易发生迷路被困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假期通过社团组织等形式,简单组织后攀爬野山。有些人还喜欢另辟蹊径,独自行走,使得救援时需要从多个地方找到被困者。
警方提示:珍惜生命 切勿盲目冒险
针对历次救援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警方提示广大驴友,切莫在互联网上盲目组团参加爬野山探险的活动。探险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不是适合普通人的,需要专业的知识、技术、装备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而没有充足准备,冒然前行就是冒险,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另外,爬山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在天黑之前结束行动,要熟悉山形走势,制定严格的路线,不可随心而行;如果有条件的可以请当地村民作为向导,带足应有的装备和食品,提前下山,以防发生意外。同时,老人和孩子尽量不要参加这种户外活动,如果遇到危险,请记好行进的路线,说清自己所处的方位,尽量保留一个手机有电,以便及时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