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依托党校主体班次开展第五批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工作
(2013-03-25 09:42:55)分类: 警方资讯 |
3月23日,6963名民警精神饱满地走进了市公安局第五批领导干部竞争选拔的考场,参与角逐全局449个职位的竞争选拔。通过笔试、履历评价、业绩评价、廉政评价等层层筛选,最终将有900余名干部进入市公安局党校参加集中培养锻炼,为首都公安事业发展储备人才、输送新鲜力量。此次竞争选拔考试报名人数之多,竞争比例之高(15.5:1),均创历次之最。
据介绍,此次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市公安局共拿出从正处到副科449个职位(不含现役)。其中,市局管理职位40个,局属单位管理职位409个,定向职位49个(明确具体职位),非定向职位400个(不明确具体职位和类别,只明确职位层级和数量)。据统计,此次考试全局共有7046人报名,经过资格审查,共有6963人进入笔试环节,报名人数、笔试人数和竞争比例(15.5:1)均创历次最高。通过笔试、履历评价、业绩评价、廉政评价,全局将有900余名干部进入市局党校,采取警务化训练、集中理论学习、专项实战锻炼、定向挂职培养等方式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养锻炼,并组织集中面试和结业答辩,按照不同权重汇总各项培训成绩,综合评价优秀的干部党委予以考察任用,因职位限制未能任用人员,将列为相应层级后备干部进行管理,为事业发展储备一批优秀人才。
为进一步加强全局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全面提升首都公安队伍“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切实打造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过硬队伍,积极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的精神,市公安局党委在总结前四批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市公安局党校主体班次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工作的思路,积极推进干部选拔、培养、使用一体化运行机制。作为上述机制的一次全面实践,市公安局开展了全局第五批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工作,其中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由市局党校在选拔培养领导干部工作中唱响主旋律、建好主阵地,牵头负责竞争选拔的命题、考务组织、班次设置、培养锻炼、评定考核等环节的工作。据了解,今后,首都公安队伍的干部人才、“精兵强将”都要在党校成长和产生,党校在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作用、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作用、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推动作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将会更加凸显,在选拔培养领导干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不断提升。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市局党校主体班次深化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工作,是市公安局党委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体现,是强化忠诚建警、服务工作大局、提升队伍素质形象的重要措施,对于实现“建设最安全城市,打造最廉洁警队”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前四批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工作,本次竞争选拔主要有三个变化:一是报考方式由定向的具体职位调整为非定向职位和定向职位相结合,以非定向职位报考为主的模式。这是在总结前四批竞争选拔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听取意见后做出的。绝大部分职位采取非定向报名,使竞聘者最大限度地同台竞技、高低排队,着力解决“强强相争强者下,弱弱相争弱者上”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岗匹配,使党委在选拔干部上更直接、更具体。二是以往竞争选拔出的干部直接就进入任命程序,此次竞争选拔出的干部将放到党校再培养,在培养中强化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最后经过考察,进一步加强对考察对象的了解。对于培养成熟的干部再提拔使用,构建了干部选拔、培养、考察、使用一体化的选拔任用模式。这种模式把培养干部和选拔干部有机结合起来,是党委对民警负责的集中体现,也是对首都公安事业长远发展负责的具体体现。三是把面试放在党校主体班次中进行。面试的根本目的是考察一个干部的思路和见解,以及应变能力。很多干部习惯埋头干活,在语言表达上缺少锻炼。经过党校的培养和历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干部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