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俯首耕耘苦亦甜 遍得广林好纳凉--记仁和派出所驻区民警夏林广

(2011-08-01 10:15:12)
标签:

凡人警事

杂谈

分类: 凡人警事

   迈出军营踏入警营,环境变了,身份变了,但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心从没有改变;工作的职责范围拓宽了,身上的担子也更加重了,而对于曾经在军营锤炼了18年,而今一身警服在身的仁和派出所驻区民警夏林广来讲,这些,都只是豪情满怀的他,在人生旅途上的又一次征服和跨越。

一、虚心学,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

在北京武警总队十支队摸爬滚打18年的夏林广,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位八面威风的正营职领导干部,身上总抹不掉军人的影子,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做起来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2008年刚到顺义分局张镇派出所工作那会儿,所领导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夏林广到社区,跟着一个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师傅”负责管理九个自然村。对公安工作充满神往的他,二话没说,背起公文包就随着“师傅”小赵下了“片”。跟着“师傅”登记入户,检查出租房屋,眼见“师傅小赵”驾轻就熟、依理依法、春风化雨般的解决邻里纠纷,调解婆媳矛盾,自己认为十分棘手的问题,放在“师傅小赵”眼里,根本不算个事情,这位耿直的山东汉子暗自憋了一口气。回到所里,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公安工作并非只靠信念和热情就能够做好,更需要的是业务的精通、法律的熟知和工作的细心,我差的还很远,时间不等人,我要抓紧时间努力赶上去。。。。。。。”这以后的半年中,夏林广边干边学,不懂就问,虚心向所里其他同志请教,无论在单位值班还是在家休息,只要一有工夫,他就捧着《警察执法大纲》等各类公安业务书籍认真研读,把具有指导意义的法条和案例逐一记录在随身的笔记本上,恶补法律知识和基层派出所民警处理问题的工作方法,“天道酬勤”,这位迈进警营不久,“二次出家”的山东汉子,凭着自己的信念和对公安工作的无比热爱,很快就成为了基层派出所社区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埋头干,社区管、防、控日新月异。

能见到夏林广,实在是不易。自从今年一月份市局党委实行社区民警驻区制度以来,夏广林作为顺义分局首批38名优秀社区民警当中的一员,被局党委选派到了仁和派出所,负责管理双兴北区、龙府花园小区、太平小区和太平村,地理环境相对复杂,人员稠密。他倍加珍惜机会的光顾,凭借着在张镇派出所管理社区的工作所学和自己积累的经验,他决定放开手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更加努力的为群众工作,他扎根在社区,警务室成为了他第二个“家”。

初见夏林广,他刚走访居民回来,满头大汗的他见到我,急着给我沏茶。听明来意,这位山东汉子反倒有些拘谨起来,连声说:“我在这里做的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说起社区管理工作,夏林广直言道“社区工作最直接的和老百姓打交道,掌握的第一手资源信息多,要求民警要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会做群众工作。在社区工作,最重要的是实干精神,你不去做,光嘴上说,一次两次能够蒙混过关,时间久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人心中都有杆秤,失去社区领导和群众的信任,想把工作干好,那就是天方夜谭。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举措,就能给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警务站必须从群众的需要入手,办理关乎群众民生的小事情,例如办理一个暂住证,办证人以前要亲自跑到派出所去办理,现在,只要来警务站做好登记,两个工作日就可以拿到手。能一次办结的事情,我决不让群众跑第二趟,第二次办不完的我就登门服务,决不让群众跑第三趟,确实让群众感觉到驻站民警为自己带来方便。”

他接手社区工作没多久,辖区太平小区的一家住户就发生了入室盗窃案件,虽说没有丢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却在居民当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也难怪,这片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区,物防、技防设施十分薄弱,由于主责单位不明确,要求配备的保安力量也是迟迟没有到位。各种困难摆在夏林广面前,怎么办?夏林广一面积极找小区的产权单位,物业公司领导,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寻求物质支持;一面发动物建治安巡逻队,亲自带领队员在社区里进行巡逻,每隔上一段时间,小区的宣传栏、各个楼门口就会贴有警情提示,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防范。他还亲自带领物业工作人员,登门为各别独住的老人加装防护栏,截断贼手。自打这些措施实施后,他所管理的这几个小区再没有发生溜门爬窗入室盗窃案件。现今,在他的多方奔走努力下,辖区成立了一支近80人的治安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分三班在辖区里进行巡逻,社区的治安形势一片大好,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三、巧化解,共建和谐新社区。

“在社区工作,真正考验民警本领的还是做群众工作,懂得调解纠纷,会化解矛盾。”夏林广如是说。他所管理的社区,结构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前经常发生邻里纠纷。他接手以后,把工作侧重在矛盾化解上面来。他利用入户登记、巡逻、开居民代表会的机会,积极向群众讲解法律法规,教育居民,大家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应该携手共建自己的家园,有矛盾坐下来好好商量,互相换位思考,不该采取过激行为。

    双兴北区8号楼里,住着一对张姓夫妻,因为楼上住户毛先生店里的伙计经常半夜走动,搞得二人经常失眠,找过多次,但效果甚微。渐渐地,双方关系越闹月僵矛盾开始升级。不久前的一天早晨,准备上班的张女士,发现自行车座椅不知被谁用烟头烫坏,心生疑窦的她,想当然怀疑上了楼上住户毛先生。回家和丈夫说了此事后,脾气暴躁的张先生当即上楼找毛先生理论,同时放话:“查出是谁干的,非砸他车,把他好好教训一下不可。”外地来京做生意的毛先生一头雾水,想解释一下又觉得那样等于承认此事是自己干的。不想被冤枉的毛先生找到了夏林广,听明来意,夏林广多次上门找张姓夫妇,了解矛盾的根源,和二人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把毛先生请到警务站,共同商议协调如何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三天后,双方同时来到警务站,毛先生就员工一直打扰二人正常休息,向张姓夫妇诚恳道歉,表示立即将员工宿舍搬走;张姓夫妇也表示不应该无端猜忌,对自己的言行向毛先生表示深深歉意。双方握手言和,积怨有半年之久的矛盾就这样被化解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