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灯行,红灯停"是对每一名交通参与者最基本的要求。从一般常理来讲,绿灯通过交叉路口会是安全的。但殊不知,在某种情况下,越是安全的地方,往往越会潜伏着危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个别驾驶人置法律法规于不顾,随意闯红灯,这样往往在路口会形成绿灯"陷阱"(这种"陷阱",不是人为设置的,而是人们麻痹大意所致),极易对正常行驶的驾车人、骑车人或行人构成极大的威胁,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这种情况,在视线不好的夜间更易发生。
某校高三学生李某,l8岁,是家里三代单传独苗。在他出生当天,接到医生通知的父亲骑着摩托车急急忙忙从通县往城里医院赶。不成想,半道上发生了事故,两轮摩托车与一辆卡车相撞,摩托车撞毁了,他父亲昏迷了好几天。虽经医院抢救最终保住了性命,但双腿却落下了严重残疾。孩子出生本是大喜事,可他却在医院一住就是几个月,不能和妻子、孩子相聚。
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李某的父亲购买了一辆残疾车。此后,从李某三岁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初中,直到高中,他的父亲一直开着这辆残疾车每天早晚接送李某。
这天,临近高考的李某在学校补习功课一直到晚上7点多钟才往家里走。当他坐在父亲开的残疾车上由西向东行驶到朝阳区朝阳北路青年路口时,正赶上绿灯,他父亲下意识地加了一下油准备快点过去,不成想,当残疾车行至路口中间时,有一辆大货车由南向北闯红灯疾速驶来,将他们连车带人撞出去20多米远......当他的父亲在医院醒来时,李某已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了。
孩子的突然死亡,对李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李某的母亲承受不了这种打击,一下子变得精神失常,在孩子去世的第28天,从五层楼跳了下去,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他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四位老人,因为忧伤过度,加上年岁已大,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都相继去世了。家里仅剩下一个残疾在身的爸爸。
一起事故导致一个幸福家庭的破碎,六个亲人相继去世,实在是惨不忍睹!
下面向大家再讲述一个机动车驾驶人在正常通过路口
时被一辆闯红灯的大货车撞死的交通事故案例。京顺路是北京通往北部郊区的一条主干线,交通流量很大。某日深夜11点左右,在一家外企公司工作的刘某,驾驶一辆"奥拓"小客车由东向西通过大山子路口时,适有某工地的外埠驾驶人马某驾驶一辆运渣土的"斯太尔"大货车,由南向北闯红灯,大货车撞在了小客车的左侧,刘某当即被撞身亡,车辆报废。路口的监控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幕惨剧。刘某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外企工作12年,逐渐由一名普通职员,提升为部门经理,和同学们比,算得上是一个佼佼者。事发前不久,他又刚刚圆了住房梦,购置了新房,和妻子、孩子一家人生活美满。但是,这起事故却一瞬间使这个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安而不忘危"。以上这两起事故的肇事司机,虽然都承担了经济赔偿,并还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刑入狱,但作为受害者一方,生命是无法挽回的,给家庭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弥补的。通过这些案例,警示广大交通参与者,当绿灯通过交叉路口时,切不可麻痹大意,一定要牢牢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时刻提防因他人闯红灯而给自己造成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当驾车通过路口时,应注意观察路口左右两侧的情况,主动带点刹车,降下车速,骑车人或行人由于自身行进速度慢,更要注意,特别是在深夜或凌晨要格外警惕,因为这时段司机闯红灯的违法现象更为多见。总之,绝不能错误地认为:"我守法了,就不会出事了。"
正所谓:
绿灯通行想安全,大意可能藏祸端。
他人突然闯红灯,你无防范性命悬。
自我保护记心间,绿灯"陷阱"定避免。
(作者系交管局民警张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