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平安北京
平安北京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093
  • 关注人气:1,8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你,闪亮的警徽

(2010-07-18 15:54:58)
标签:

警徽

社区工作

治安民警

警务

杂谈

分类: 警察文化

读你,闪亮的警徽


    读你,闪亮的警徽

人的一生之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与勇敢迈向意志的那一天——福楼拜(法国著名作家)

 

谁的一生都会有转折,对于当过“流水的兵”的军人来说更是如此。有的转折,承载了沉甸甸的往事和心情,是链接昨天和今天刻骨铭心记忆的廊桥;有的转折,却必将赋予人生更多价值,甚至决定整个生命的意义,因为那注定是饱含斑斓期冀、孕育更多收获的新起点。

还记得2007年秋天,我第一次穿上藏蓝色的警服时,浑身热血涌动,脑海里是翻腾不休的感慨。面对神圣的警徽,我们庄严宣誓:我们将献身人民警察事业!也正是从那一天起,我就坚信那之后的时光,也必将是一段丰盈而又富有意义的生命华章。

在警院参加新警岗前培训时,我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学习了首都公安机关工作要求和公安业务基础知识,并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随后,我又参加了警犬技术培训和奥运安保培训。从2008年5月初到10月中旬的15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带着无言的战友——警犬“巴特尔”在白庙检查站,严格按照安检的要求,与同事们对来往车辆逐一进行盘查登记,及时发现和排除了近百余起治安隐患,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记得8月8日那天晚上,我正好在检查站执勤,我知道此时此刻,盛大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正在“鸟巢”隆重举行,但我只能在心里为祖国而感到骄傲。我仿佛看到那闪亮的警徽正熠熠生辉,那是她再一次提醒着我:你是好样的!坚守岗位,履行责任!

奥运安保任务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了北苑派出所。在治安民警岗位三个月锻炼期间,从第一次接处警、第一次询问和做笔录、第一次在辖区巡逻盘查、第一次执行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任务、第一次呈请审批并报送案件卷宗、第一次参加警务会商……正是从这无数个“第一次”,让我对警察这一平凡、威严而又神圣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实际的体会。

2009年1月,由于工作需要,我转任社区民警,再一次满怀欣喜走向了新的岗位。在新奇、欣喜之中,我冷静地看到社区警务工作其实是更艰巨的使命,也是更大的责任。因为社区工作是最基础、最繁琐、最具体的警务工作,它不仅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需要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恒心与毅力,需要顽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过硬的业务素质。我所在的京贸国际公寓社区是通州区境外人员最多的社区,涉及17个国家和地区,在管理上自然要有更高、更严的要求,这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以前常听老社区民警说,社区警务开初之时往往是开展工作相对比较困难、也很难有很大起色的阶段。事实上,我的确遇到了一些能想到和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有的居民不够配合开展工作,有的工作对象对公安机关和民警有抵触情绪,有的单位消极应付检查,还有的甚至故意出难题,等等。每一次当我感觉迷惘和疲惫时,一直以来珍藏在心里的那句座右铭浮现出来:当我们与生活狭路相逢时,我们的勇气呢?!于是我告诉自己:不要无所适从!沉着应对,坚持!我知道这样的时刻尤其需要一个人的勇气、毅力与智慧,这是一个个必然的挑战,也是对自己的考验。我相信自己有胜任社区工作的素质,我也坚信自己不会白当十几年兵。事实证明,经过向老社区民警学习、不断摸索和深入实践锻炼,我很快适应了社区工作要求,掌握了如何在纷繁的工作头绪中合理安排时间、如何有重点地开展各项业务调查摸排、怎样及时有效地收集和统计信息、怎样积极主动挖掘和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开展社区治安工作……三个多月社区工作,从不会到会再到比较熟练的掌握,我较好实现了从治安民警到社区民警的转变,在之后的日子里步履越发自信、从容。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两年多的时间、800多个日夜已经过去了,蓦然回首,向警徽庄严宣誓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只言片语难以言表,但我相信更多的是不断的学习、挑战、摔打、沉淀和收获。记得我国近代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一句话: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最可喜莫如“克服困难”,每次想起来都重新庆幸。对此,我感同身受:每个人一生都不会风平浪静,都会有转折,都会有许多挑战和机遇,关键看你的心态与智慧。经历阴霾风雨之后,你会感受到内心的阳光;当你毅然迈过一个个转折的路口,你会因为更多新的、沉实的收获而无悔自己的选择。

是的,一切,从我从警庄严宣誓那一天起,又开始了。神圣的警徽,我为你而自豪,你也将会为我而骄傲!

(作者系通州分局民警  张梦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父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