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公安局全面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2010-07-18 14:54:20)
标签:

法律

社区民警

积案

涉诉信访

田英华

房山区

杂谈

分类: 警方资讯

市公安局全面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北京市公安局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积极加强调解工作,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基层,完善调解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按照“化解社会矛盾是每一名民警的责任”的要求,将社会矛盾化解作为公安机关的主业。坚持责任意识,全警参与化解矛盾,把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落实到信访积案化解的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派出所矛盾纠纷联合化解的积极作用,加强部门、警种的职能指导,提前介入,源头预防。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化解矛盾的主力军作用,努力把隐患苗头控制在当地、解决在初始阶段,努力实现“全局一盘棋,全警共化解”的工作目标。近一年来,全市社区民警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经过全局共同努力,在化解难度大、要求时间紧、工作标准高的情况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100余件挂账督办沉积多年的信访积案,在6月底前全部圆满化解。今年上半年,市公安局办公室信访处受理初次信访问题(信、访、邮件、电话)同比下降4.5%。

    在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既有耐心细致帮助信访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用真情打动群众,使信访人自觉息诉罢访的社区民警田英华、于强;也有通过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信访人的工作,避免问题发生的社区民警郑德江、张滨、张雷;还有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信访人实际问题,使信访人满意致谢的社区民警高升。他们通过自己深入细致地调查走访,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与信访人主动交流,诚挚待人,以真诚消除隔阂,以真情融化坚冰,用真情换真心,拉近了与信访人的距离,赢得了信访人的信任,促进了各种矛盾的化解。

“用真情给了孩子一个正常的人生”

    西城公安分局阜外派出所社区民警田英华,依靠多年社区工作的群众基础,积极发挥社区民警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导作用,成功化解了一起持续八年的信访积案。

    信访人黄某的侄子户口在山东,从小父母双亡,与黄某在京共同生活至今。黄某要将其侄子的户口迁入北京,因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问题一直未能解决。2002年以来,黄某姑侄俩因此多次到上级部门上访,各级信访部门按照政策规定多次答复黄某本人,但其始终不能接受。为积极化解矛盾,田英华开始坚持不间断走访、看望黄某,并对黄某家里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针对黄某身患残疾,家庭生活特别困难,侄子是其亲哥哥的唯一血脉,从小父母双亡,如不抚养恐怕也早已夭折这一情况,田英华主动上门关心黄某生活,尽最大努力对其进行救助、帮扶。从其侄子上小学、初中,直至高中,田英华一直帮他协调、联系。渐渐地,家里遇到难事黄某也愿意和田英华沟通,逐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2006年,黄某遭遇交通事故卧床不起。田英华得知后,立即组织居委会干部在社区内为黄某捐款解决她看病的困难,同时安排社区人员每天轮班到其家中照顾。田英华还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帮助她协调、处理交通事故赔偿问题,使黄某倍受感动,非要让其侄子认田英华当“爹”,说这孩子从小就没有父母,从现在起你就是他的亲爹。趁着热乎劲儿,田英华马上组织居委会干部、民间调解员、治安志愿者以及黄某的邻居对其一家开展法律宣传、政策解说。经过长期的教育疏导,黄某思想上真正实现了转变,为最终化解这一信访积案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初,在分局研究化解这起挂账督办信访案件的会上,田英华提出,黄某侄子的兄弟均已死亡,其从出生后就由黄某抚养,收养事实确实存在。且本人家庭存在实际生活困难,经过多年的教育疏导工作,黄某能够转变思想,并且有息诉罢访的明确表现,建议帮助解决户口问题。田英华的建议得到了上级的支持,表示将立即研究办理黄某侄子落户北京的问题。得知这一消息后,黄某激动万分,表示“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北京公安局的好警察,感谢你们给了孩子一次新的生命,给了孩子一个正常的人生”。

“咱不告了,再告就对不起人家派出所民警”

    郑德江是门头沟公安分局三家店派出所西前街社区民警,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化解了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持续8个月的信访案。

    信访人叫李某某,2009年与邻居高家因盖房问题发生纠纷。高家认为李家未征得同意,就贴着高家房屋盖新房,侵犯了高家利益;李家则认为自家房是原拆原盖未干涉高家。当日,两家人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各有受伤。经派出所调查认定,双方各有违法事实,但鉴于此案属邻里纠纷,且后果显著轻微,应遵循从轻原则,以调解为主。但经两次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李家多次到分局上访。郑德江通过深入社区走访,认为化解这起信访案件,关键是疏导李家的女儿李某某,同时安抚老人,解开其思想疙瘩,争取母女二人对派出所的信任。此后,郑德江多次到李家走访,耐心答疑解惑、释理说法,并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李家的女儿李某某,承诺随时帮助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2009年下半年,派出所韩所长刚做完腰椎间盘手术,就在病床上给李某某打电话做疏导工作。出院后,又每周两次和郑德江一起到李家走访,节假日带上水果去慰问。民警们的真心和苦心终于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从冷言相对,到笑脸相迎,拉近了和李家的关系。郑德江抓住有利时机,天天到李家去“报到”,还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其独居的老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次郑德江去李家时,发现老人因中暑晕倒在院子里,他赶忙打车把老人送到医院,使其得到及时救治,此事对李某某触动很大。一天恰逢老人的73岁生日,郑德江买了糕点去看望老人,母女俩都非常惊讶和感激。多次接触下来,郑德江取得了母女二人的充分信任。8个多月90多次的入户工作,老人对民警们的隔阂没有了,李某某内心的坚冰也开始溶化了。老人对女儿说:“孩子,咱不告了,再告就对不起人家派出所领导,更对不起德江这孩子了”。

“谢谢,人民警察”!

    高升是房山公安分局石楼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今年6月,他协助房山区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挂账督办信访案件。

    信访人叫武某,房山区石楼镇人。2002年,房山区某化工厂发生爆炸,距离工厂较近的武某家的房屋严重受损,当时的村支书安排武家暂住化工厂办公用房。2007年,该村进行村庄改造,化工厂被占用,法院判决武家从工厂搬出。武某要求工厂赔偿损失或维修房屋,并起诉至法院,但法院维持原判。因发生爆炸后,工厂已经倒闭,相关责任人不知去向,无法找到赔偿武某的主体,致使事情陷入僵局。武某一家只好从化工厂搬出,住在破旧的房子内。飞来横祸,将自己的好房子变成了破房子,而且未得到一点的补偿,武某一家感觉很委屈。为此,武某多次向有关部门写信要求赔偿损失。高升得知此事后,四处奔走,多次到武家、周围群众、村委会和法院走访,详细了解情况。高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武某一家深切感受到,民警是在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真挚打动了武某一家人。经多方查证,高升了解到,工厂倒闭后,厂房的所有者——村委会将房屋收回进行村庄改造,是合法的。而化工厂是与村委会签订合同后开工生产,且发生爆炸后是村支书安排武家暂住工厂办公用房,村委会在这件事上应承担一定责任。在摸清事情原委后,高升多次协调镇政府、村委会对此事进行研究,各方本着“消解怨气、享受政策、得到实惠”的原则,最终由村委会拿出1万元作为补偿。2010年6月,武某某在拿到村委会的赔偿款后,激动不已地说:“谢谢,人民警察”!

    北京市公安局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矛盾排查、化解、终结的主力军作用,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公安机关的一项主业,把减少矛盾与减少犯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组织社区民警积极参与到全市挂账案件的化解工作中,让社区民警当好矛盾纠纷排查和预警的“防火员”,当好沟通联系群众的“联络员”,当好日常矛盾纠纷的“化解员”,在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推动了全市政法系统集中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工作的深入开展。

    博主有话说:这调解矛盾可不容易,具体到事,具体到人都有着不同的情况,特别解决起来也还得牵扯到其他的单位和部门,对公安机关来说,我们会在职责范围之内做好调解、化解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