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光头先生
光头先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05
  • 关注人气:2,6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

(2012-07-16 17:59:23)
标签:

泸州

长江奇石

贾平凹

古蔺

德耀镇

平河

希望小学

阿来

舒婷

文化

分类: 财富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       

     贾平凹: 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

 

                                                       摄影记者    谢洪

 

人是要有嗜好的。古人说,没有嗜好的人不可交,所以我也就多嗜好。写字、画画、下棋、唱卡拉OK,收集陶罐、瓷瓶、木雕、石刻,最痴心的是玩石头。

                                   

                                                           ——贾平凹 
  
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市作协名誉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等。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我不是个好儿子》、《月迹》、《落叶》入选中学教材。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贾平凹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5位,引发广泛关注。

 

贾平凹先生文字宏富,著作等身,早已成为世人所熟知的文坛大家。他除著书立说外,业余爱好也颇为广泛,工书法,擅绘画,广收藏,样样成就斐然。但是,在众多的业余爱好中,还数痴石为恒常喜好。他说“这天下姓贾的人都与石头有缘,贾宝玉不是青埂峰上一顽石吗?”

 

玩石头就玩石头偏要找出个理由来,这正是贾平凹特有的执拗和幽默所在。在他近千万的文字巨著中,涉及石头的文章就有百余篇,其中以《丑石》一文声名最广,平凡而朴素,淡雅而深沉,那是他最早写石头的文章,多年前已被列入教科书籍。近年来,他写石头的劲头越来越大,竟陆续写了百余篇。贾平凹笑笑说,“我快成地质学家了。”

 

文学之外的贾平凹,是个收藏家,他生于陕南山中,长于丹江河畔,打柴歇息于卧石之上,渡河跨越于列石之间,可谓从小与石为伴,并一生钟情于石头。早年著有《丑石》,以之自喻,后来又陆续写了《狐石》、《三目石》、《鱼化石》等有关石头的文章。近年又为著名藏石家李饶的藏石配文著有《小石头记》一书,且在该书序中宣言:“玩石人却绝不丧志。玩的石都是奇石,归于发现的艺术,不是谁都有心性玩的,谁却能玩得出的,它需要高洁的情操,淡泊的态度,天真、美好,这就是缘分。”

 

贾平凹“批沙拣石”,弄回的石头堆得书架上、书桌上、床边厕角到处都是,以至于朋友去他家总开玩笑地说:“我可不愿住在你的下边,免得你的石头砸了我的头啊!”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

他1995年撰写的百篇评石文章在业界曾引起了轰动。同时,他还为多位石友的石类著述撰序赐签,这已成为文坛佳话。贾平凹先生爱石、赏石如痴如狂;他的涉石文字,笔致恬美,谴词空灵,记略自如,妙趣横生,几可成为他散文一阈的经典之作。其中,一些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百看不厌:

 

其一:秋色(《小石头记》之六)——人越老,记忆就越嫩,沽一杯酒来独饮,往事的记忆就是下酒的菜,嚼之又嚼出味了。凡是去过山林的,最忘不了那缠满藤萝的树杆上如钱的苔斑,望不了那树上的白天,圆形的,三角的,撕碎的纸片般的叶的繁乱,什么鸟在叫了,雾瘴如烟,脚下是松软的落叶——中年至老年,最宜于坐在这石前,似乎就在不远处,正坐着的是那位陶潜。

 

镜中之花最终不是花,水中之月泼出而逝了,饱尝了秋色,从石前站起,人生依旧忙忙,累而烦的日子无序而来,茫茫而去,但我们毕竟偷闲了一次,偷悦了一次,由此要谢一回石头了。奇石是上帝赐给我们的风月宝鉴,只记一句话:我不识世,世却识我。

 

其二:菊花石(《小石头记》之四十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古人描写杨贵妃的,世上菊花石多多,但此石一出,竟天下无双。我们先看其石形,高31厘米,上宽18厘米,下宽8厘米,光洁滑腻,墨黑纯正,通体无纹无裂,如果菊作雕饰,这便是活脱脱的八大笔下的古瓶。瓶要的是丑中之美,拙中之巧,而瓶在,八大呢?面瓶而坐,对酒当歌。虽腹中有八斗之才,胸中有万千块垒,一时也不知你是八大还是八大是你。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

 

 

那么再来赏花吧,从冬赏到夏,它夏凉彻骨;从夏赏到冬,它冬温暖体,九朵嫩菊,色若堆雪,你要看到花里去,做一只蝴蝶,做一只蜜蜂,但终于认清这花是无香的,它的花蕊由小的燧石组成,它的花瓣是方解石的放射状,而你的口鼻之气这时候已经哈上了石面,成一团雾,这雾随之又成珠了,天地间有这等妙物,若八大还在,孤寂的灵魂总会有个安妥处吧?噫,这石头不出于古时,显现于今,将八大的古瓶和绚丽之菊如此完美结合,这种灵要教导我们什么呢?石以文重,石以文传。

 

一切名胜或典藏,除品类之佳外,仍需人文赋慧,方得持久弘扬,而日趋珍宝。贾平凹先生以“石”为表达核质的美文,在全国藏石界引起极大反响。猴年腊月,他决意再出一部图文权威、版式典雅、装帧精美、印制考究的《中国百石欣赏》一书,并亲笔签写了《委托书》,委托陕西藏石家张三弟、山东藏石家陈慧明二同志认真组织、征集评审全国石友的奇石精品,以保证其按期完成撰写赏石文字任务。《中国百石欣赏》一书所辑百石,必是石中翘楚,若以贾平凹先生美文为其建树魂魄,其收藏价值必将与日俱增。 

 


贾平凹撰文赞长江奇石

 

《中国百石欣赏》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装帧精美。该书分为“千山皆秀发”、“山浓欲染衣”、“秋老山容淡”、“冻云连山色”、“月色醉远山”、“江冻月移石”、“山随平远阔”“孤石清江水”等8辑,由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并撰文,书中收入了泸州三枚长江奇石,贾平凹亲自撰文赏析。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           泸州长江奇石:独坐黄昏

 

第一枚“独坐黄昏”的长江奇石是一个叫彭祖国的女士收藏的,她系市奇石协会会员,1996年春天,偶与石头相遇,遂立生不解情缘,从此倾情于石,痴心迷恋,痴迷觅石苦石。近十年走遍三江,对大自然之眷念热爱绵绵不绝。藏者日:藏者自痴,自然收藏了奇石,也收藏了伤痛,更收集了惊喜与诧异后的醒悟。藏石,心有个家,藏石,相识了海角天涯更多的朋友。

 

贾平凹为她的奇石撰文为:“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这是《西厢记》上的话,崔莺莺是什么模样无以得知,而这快石头上的少女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怀春期的憧憬和幽怨。”

 

这快石头上的画面构图非常好,少女紧坐石右,将二分这一空出,而长裙又包括石底部,使整幅画形成了S状。更有趣的是色彩搭配极其精美,即便人物纯用黑,也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浓淡淡,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此画只有石生成,人工难能。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 泸州长江奇石:天外来客

 

第二枚长江奇石是一个叫邓国清收藏的,取名为“天外来客”。邓国清1946年出生于四川泸州,现在四川省电信有限公司泸州市分公司工作,高级工程师。为泸州市奇石协会理事。近年来,从事收藏,与奇石结缘,与夫人共觅共赏,采石藏石,收藏颇丰。奇石取名为“天外来客”。

 

贾平凹的引经据典写到:“关于飞碟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我佃经采访过一位目击者,他说他是在渭北高原,正爬上一个沟壑,突然拜见了高空有两个不明飞行物,如盘子的,一上一下,缓缓地旋转,并发射着白光。他说得非常认真,我怎么也不信,他就后悔当时没带照相机。”


当此书编辑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块石头,募地想到那个目击者,我将照片拿给他看,他惊讶不己,说当时的场景就是这样。


如果真是如此,我就奇怪了,难道奇石有灵性,它的画面总能泄露出天地间的秘密吗?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泸州长江奇石江边古松  

 

还有一枚叫“古松”的长江奇石是彭天一先生收藏的,他1946年生于重庆市,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石文化委会委员、四川省泸州市奇石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摄影、美术工作,喜爱藏石。藏品多次参加全国石展,并获奖,如“霞客行”、“海洋来客”,“大雪压青松”等等。多种藏石珍品入选《中华奇石鉴赏大观》、热爱中华赏石文化,长期坚持奇石的收集和保护,愿为中华赏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出了积极的贡献。

 

贾平凹为这枚“古松”撰文为:“人和人交往讲究缘,收藏也讲究缘,缘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偶然,必然中的偶然。拿藏石来说,什么人才能得什么奇石.这是一块长画面石,石上出现古松,十分逼真,且在石灰石的正面有两棵,在石的背面也有两棵,大量的松的枝叶集中在石上部,犹如四松屹立,冠撑棚盖。整个石头底色灰黄,树形淡黑,有阴暗潮湿之感,正是秋末冬初江边松间景象。假想,如果松下有人,吟的诗:闲看秋水心无事,坐对长松气自豪。”

 

2010年10月23日至26日,著名作家贾平凹、熊召政、阿来、麦家、舒婷、须一瓜、葛水平等到古蔺开展“中国白酒金三角郎酒行”采风活动,并为古蔺县德耀镇平河希望小学捐赠书籍。作家们参观了二郎古镇、美酒河、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太平陈列馆及太平渡口,游览了古蔺黄荆原始森林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

古蔺县德耀镇平河希望小学学生为贾平凹系红领巾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

贾平凹等著名作家到古蔺县德耀镇平河希望小学赠书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贾平凹等著名作家到泸州古蔺开展“郎酒行”采风活动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贾平凹参观天宝洞

贾平凹:现代著名作家“爱石成痴”贾平凹在黄荆原始森林采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