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大爱精神  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2011-09-08 17:21:56)
标签:

泸州

古蔺

旱灾

抗旱救灾

抗旱自救

杂谈

分类: 生活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大爱精神  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罗波  摄影记者  谢洪

 

       古蔺县东新乡,一个不到三万人口的乡镇,今年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春、夏、伏连旱让东新乡人畜饮水、农业灌溉全面告急!截止2011年9月6日,干旱造成东新乡9个村、70个组、4203户、18073人不同程度受灾,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06万元。


     记者走进东新乡,乡村农户、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见一支支抗旱队伍,寻水、送水,他们在这场与旱抗争的战斗中,总是冲锋在“前线”,谱写出一曲曲人定胜天的赞歌!而在这一支支抗旱队伍中,东新乡李家寨抗旱队无疑是所有抗旱队伍中一面最闪耀的旗帜,记者跟随他们,直击他们在抗旱一线的点点滴滴,感受了他们在抗旱一线的大爱情怀!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送水,烈日与星月为证

 

      李家寨抗旱队,这是一支由15人组成的队伍,他们在李家寨村支部、村委的带领下开展本村的抗旱工作。进入8月份以来,40多度的高温让东新乡稻田龟裂、饮水断流,抗旱队伍便从八月初投入抗旱“战斗”。

 

     李家寨村是东新乡的第一大村,人口5400多人,农户1150户,方圆近十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大村,在今年的特大干旱中也成了重灾村,农业受灾损失已经无可挽回。在进入八月份后,井水、自来水纷纷干枯!几个边远小组人畜饮水完全告急,为了保障这些小组的饮水问题,李家寨村支部、村委当即决定,开展为百姓送水到家的“送水行动”!这个送水任务,理所当然的落在了刚刚成立的抗旱队肩上。


     送水,需要器具、需要交通工具,这群朴实的抗旱队员,纷纷把自己家中能用上的工具都拿出来,摩托车、酒罐、水桶、甚至汽车都毫不吝啬!他们白天头顶着40多度的烈日,用摩托车、汽车、三轮车源源不断的将一桶桶清泉送到老百姓家中,李家寨村很多乡村公路坑洼不平,车辆在送水中完全是艰难行进,有的地方车辆不能通行,抗旱队员二话不说扛起水桶,爬坡上坎行进在山路上。


     累了,就地在阴凉地方休息一会!渴了,就用水瓶从桶里倒出一点喝下解渴!饿了,就嚼几口随身携带的方便面……为了能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多为边远老百姓送水,抗旱队连夜行动,披星戴月,星夜兼程。


      在一次夜间的送水中,抗旱队员余星江因为三轮摩托车载水过重,行使在凹凸不平的山坡路时候,刹车突然出现故障,摩托车控制不住险些掉下山崖,这次险情,让抗旱队员吓出了一身冷汗!抗旱队员代文俊,在夜间送水中摩托车出现侧翻,右脚肚处被摩托车消声器烫伤了巴掌大的水泡,至今,烫伤处还在流着浓液!


     抗旱女队员余红叶,中暑在白天送水的途中,打了一瓶吊针后,固执的要求回到抗旱队伍……所有这些,但是在送水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他们感人的事例还有很多,头顶的烈日和夜间的星月是他们送水的见证,他们的事迹,烈日能知,星月能晓!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寻水,翻山越岭斩荆棘

 

     在这次特大旱灾中,东新乡李家寨村很多水源断流干枯,完全依靠为百姓送水的方式不能完全缓解旱情压力,必须重新寻找新的替代水源,将水引入老百姓家中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寻水,这又是一项新的任务,李家寨村抗旱队员兵分两路,一路负责继续送水,一路开始寻找水源!


      寻找水源,这其实是一项很艰难、很冒险的任务,没有发现的水源,一般都隐藏在大山峡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神秘洞穴之中,很多地方丛林密布,毒蛇出没,有些洞穴,需要队员们有超凡的心理胆识和勇气,但是这些,没有难倒坚强的抗旱队员,队员们纷纷争取要求加入寻水队,经过挑选,徐利、代文俊、李平子、李梦、思之平等八名同志为抗旱寻水队,在准备好寻水工具后便投入到了这次艰难的寻水之旅。


     寻水队员听老人们讲,在李家寨村的龙洞沟里面有一股山泉水!抗旱队员接到这个消息后异常兴奋,决定先对这处水源进行实地探查。次日零晨,抗旱队员出发向龙洞沟进发,赶到预定地点,队员们一看眼前的场景,全都傻了眼,这里全是两、三米高的灌木丛,带刺的藤条生长得到处都是,无路可走,寻水队队长徐利一声令下,砍出一条道路来!


     只见队员们挥舞镰刀,噼噼啪啪的砍向眼前的丛林。正在此时,惊险的一幕发生了,只听到队员李梦大叫一声:快点,我踩到毒蛇了!听到这呼喊,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大家都跑过去一看,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原来李梦在砍路的时候,脚下一条一尺长被当地人称呼为“青湖漂”的剧毒蛇正好被李梦一脚踩在蛇头上,蛇身子来回缠着李梦的脚,李梦也不敢轻易松脚,这条毒蛇只能被他用力活活踩死!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心想,要不是踩在蛇头上呢?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危险过后,队员们以为会找到水源,但遗憾的是,这条梦寐以求水源还是已经干枯,只能另外寻找新的水源!


      正在一次次寻找,一次次失败之时,听一个老百姓反映,在李家寨羊子岩的半山处有个小山洞,说是过去老二(土匪)住过的地方有很大一股山泉水!这个线索,真像一支清凉剂,让队员们失望的心情突然凉爽了起来。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得水,用鲜血换清泉

 

     必须进入洞中,探出水源!抗旱寻水队整装出发,一路艰难行走,钻丛林、爬高坎,队员们扛着五米多高的木梯,行走异常缓慢,很多队员的衣服被挂烂,手臂被划破,大家你推我拉,终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后到达位置。山洞在羊子岩的半山处,洞口与地面是垂直十米多高的石壁,队员们搭好梯子,拴好保险绳后先后进入,攀上洞口后看见,原来这是一个洞口大内面小的山洞,洞口进去五米后就只能容得下一人猫腰行走,寻水队员打开着手电,在洞内小心翼翼的行走,洞内有的地方需要攀爬石壁,队员相互配合完成。

 

     终于,在进入洞内一百多米后,我们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这声音,真想一曲动人交响乐,陶醉着每一个队员。我们的心情激动得难以形容,都想快点一睹他的风采。到达流水的地方,哇,好大的一股清泉,我们都忍不住扒下喝上了几口。队员代文俊为了把挡在水里前面的一块大石头搬开,让清泉流出洞外,他猫着腰,用尽力气搬动那块石头,没有想到那块石头的一个角突然断裂,代文俊一个后仰,重重的摔在地上,头上正好被一块石钟乳的乳尖刺入头皮,顿时鲜血外流不止,满头鲜红,大家十分着急,叫他立即出洞治疗,但是他摇摇头,坚决不出洞并表示:我没事,找到水了,流点血算什么,要和队友们一起先把水引出洞外再说!说完脱下衣服抱在头上……

 

     东新乡李家寨村抗旱队,他们在抗旱过程中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在他们事迹中,记者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崇高和一腔笑傲灾情的豪迈之情。他们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但是这些小事却是这张抗旱答卷上交出了最让老百姓满意的答案!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记者直击四川古蔺大旱: <wbr>大爱精神 <wbr> <wbr>东新乡抗旱水分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