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文化系列报道之十
清代胜景王爷庙,千帆竞发盐码头
摄影记者 谢洪
王爷庙,
为古盐道(水路)上的一个繁华盐运关口。据自贡市所存“王爷会碑记”记载:“王爷者,镇江王爷也,能镇江中之水,使水不汹涌,而人民得以安靖,以故敕封为神灵,享祀于人间。”
中国的盐业运输,往昔水路舟运是其甚为重要的通道和运线,在盐运河道的主要口岸,往往都有由盐商,船民修建的镇江王爷庙来供奉镇江王爷,祈求王爷佑护运盐船只的一路平安。
盐运不仅仅是自贡这座千年盐都过去的辉煌记录,更是古往今来因盐而起的文化变迁的起源与见证,在自贡盐业鼎盛时期,当时既无公路,更无铁路,井盐的运销一直处于原始状态,除了肩挑、背驮、架车、马帮等运输方式外,主要就靠木船水上运输,水运便成了自贡盐运要道,自贡井盐入黔的四条古盐道主线(叙永、仁怀、綦江、涪陵)都必须从张家沱出发,流经釜溪河入沱江。
因而,在釜溪河“夹子口”一带,大小盐船云集于此,如蚁般停靠在两岸,中间只留一线河道可供通行,真可谓“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其场景蔚为壮观。这里便是自贡盐业运销鼎盛时期的历史见证,千帆竞发的盐船在这里将处于原始状态的竹篾包装、麻袋包装或散装的井盐运向全国,创造了自贡盐业发展的辉煌历史。

拍摄于1906年的王爷庙盐运码头。

拍摄于2011年的王爷庙盐运码头。
清咸同年间“川盐济楚”时,盐船一直要沿江而下,为确保盐船水途平安畅通无阻,自贡盐商集资在釜溪河运道上的“夹子口”处修建了这座供奉“镇江王爷
”的庙观王爷庙,以求神灵庇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爷庙进行正殿廊楼修复,并在石龙过江处堵水砌石堡坎。新建的戏楼和走廊把正殿连为一体,沿中轴线自西南到东北间,依次排列戏楼、天街、正殿,西侧对称排列偏殿客廊、走楼形成一组颇具规模的建筑群落。后在二十世纪初,又由自贡盐场大盐运商王余埏,李春霖主持再作培修,作为本地商贾奉祀镇水王爷庙以及观景、赏戏、品茗和举办元宵灯会的场所。
据记载,昔日自流井的王爷庙,每逢六月初六镇江王爷生日,便举办盛大的王爷会,隆重的祭祀典礼开始时,停靠在庙前河道里成千只披彩的橹船,鞭炮齐鸣,声震峡岸,热闹非凡。入夜则是川剧班子登台演出,通宵达旦,昆、高、胡、弹、灯竞相亮相;生、末、净、旦、丑竞显风流,成为川南地区的一大盛会。
每当新年伊始,直至元宵节后数日,庙内便竖起两根灯竿,高达10余米,竿上金漆诗词吉语,每根灯竿两边各挂16盏三角灯,顶端一盏大红灯,合计33盏,象征
33重天,在固定灯竿的绳索上,装饰着斑烂绚丽的纸人纸花纸马,当入夜点灯之后,灯串随风摇曳,微微摆动,光影摇红,纸花映彩。长长的灯串,兀立于群灯之上,数里之遥,均可望见。灯竿周围的河滨地带,流光溢彩,成了不夜的娱乐区,此一习俗,经久不衰。
著名作家王余杞在小说《自流井》中,对这一场景作了详细的描写:“晚上到王爷庙看灯竿。绕着正街走,顺便买一点花炮回来,沙湾河坝的玩艺多,比离家不远又常去的大坟包扯谎坝的玩艺多得多。有说书的,有打拳的,有卖药的,有耍把戏的,有算命的,有写春联的,有摆骰子摊的,有卖“香香”的……好远好远就听到卖西洋镜的锣鼓声,在坡上望见全河坝这里一堆,那里一堆,一堆一堆的净是人头攒动。”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王爷庙当时的繁华景象。


王爷庙背倚龙凤山,座落于市中心釜溪河畔,造型独特精美,属典型的清中叶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该庙座东北向西南,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王爷庙主要采用传统古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是戏台、开井、正殿、客廨和回廊。戏楼为抬梁式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通高4.1米,面阔8.9米,进深8.85米,戏楼离地面高度2.8米。正脊两端是鸱吻,正中置火龙宝珠一串,色彩斑斓绚丽。王爷庙建造科学,布局独特、结构紧凑、小巧玲珑;装饰华丽、雕刻精细,多以人物戏剧场面为主,集雕梁画栋于一身。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因修筑井邓公路拆除王爷庙部分建筑,后扩建滨江路又拆除正殿及偏殿等,现仅存戏楼及部分回廊。戏楼过去主要是作为川剧舞台,在四川现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建筑中已不多见。台口为上、中、下三层并配以木雕,分别刻有山川木石、奇花异卉、历史人物、戏剧场面、古玩钱币等,组成百余幅精美的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1984年,四川省文化厅和自贡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维修。1985年成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经繁华而忙碌的王爷庙盐运码头,成就了多少个财富人物和英雄豪杰,演绎出了多少个自贡盐商的传奇故事。由此盐商们凿出了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签署了被厉以宁教授称为“中国最古老的股票”同盛井契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玛德莱妮•泽琳在她的《自贡商人》一书中写到“在那(中华)帝国的边缘地方,一群有着创新精神的商人创建了商业公司来掌控盐业贸易,并为四川地区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自贡盐商的影响和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岁月沧桑,时光流淌,这座屹立在城市中心的古建筑,总以她那承载盐史的厚重与神秘,以及雄伟与精巧,散发出无穷魅力。由于王爷庙地理位置和环境得天独厚,近年来已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品茗的重要场所,昔日戏楼今变茶楼。
盐都人民叫之为“釜溪河畔第一楼”,茶客称之为“川南第一茶楼”,网友奉之为人生15个一定要去喝茶的地方,游人赞之为“天生峡口险尤奇”、“王爷庙里好题诗”,张大千题之为“茶亦醉人何必酒,菊犹傲雪况于松”,历史在清同治年间就将其列之为自流井胜景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