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盐文化系列报道之六
盐商遗址三多寨,追寻你的辉煌与繁华
摄影记者 谢洪
实习记者 胡容
这是一段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这是一座历经沧桑的川南寨堡;这是一块拔山聚气的风水宝地,这是一曲悠远凝重的民俗歌谣。极目远眺,三多寨堡山环水绕,雄姿巍然,寨墙连绵,楼宇耸立,傲视前方。徜徉寨内,可踏古堡盐道,寻寨门遗风,观城墙残韵,探百年兴衰……
遥想当年,寨内数百座豪宅林立,百余间店铺交错纵横。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寨子里热闹非凡,乡绅官宦、巨商富贾进出往来,有“十里之遥闻声响,南门坡上赶集声”之说,尽显喧嚣与繁华。寨外商旅塞途,邮传飞递,驿马驰行,车辚辚、马萧萧,沧桑盐道曾经扬起几多烟尘。
150多年过去了,而今三多寨曾经的喧嚣和繁华已不再,早已随着人去寨空而日渐清冷,留下的只是人们对古寨昔日繁华热闹的遐想与追忆,从所剩的残垣断壁中去寻找那段悠悠的历史和尘封的往事。
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姓民不聊生纷纷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消息传来后,作为千年井矿盐基地,自流井的大盐商们感到岌岌可危。为了在乱世中自保,自流井盐商李振亨发起,联合颜昌英、王克家一起选址筑寨。经过多番考察,坐落于自贡市大安辖区内的牛口山,因山顶平缓,四周峭壁悬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等特点被选中筑寨。
从咸丰三年(1853年)开工到咸丰九年(1859年)建成,三多寨共耗时6年、费金10万余两。筑成的寨墙周长4330米,墙高10米左右,厚度3米左右绕寨一周,均用砣石砌成。四周寨墙分别开有东、南、西、北门和外西门5道寨门。因西面地势相对平缓,故筑了内外两圈寨墙,开了内外两个西寨门。4个寨门设有4个哨所,枪垛2555个,炮台24座。寨内有农田四百亩,修建房屋数万间,自开水塘,广储粮草,整个寨堡关上四方寨门。俨然是一座封闭的城池,易守难攻,防御坚固。
因倡导筑寨的是由李、王、颜三家经营盐业的富豪家族,他们唯愿家族兴旺、子孙繁衍,合三姓共建之功,故取名“三多寨”;这是三多寨来由说法之一。“三多”一说原出自《庄子•天地》篇,在古寨桂馨堂内,有一块牌匾,是颜昌英次子颜辉山七十大寿时族人所赠,上面便写着7个隶书金字:“多福、多寿、多男子”。于是,这一封建时期的祝颂之词,被视为了“三多寨”名字的由来说法之二。
三多寨建成后,各地乡绅官宦、巨商富贾纷纷入寨避难,进寨的人非富即贵。到了清末民初,经过多年大兴土木,修建形成了房舍相连、屋宇相接的中式大瓦房,西式洋房,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寨子在鼎盛时期,寨内住户达到3万余人,豪宅300多座。
寨内豪宅多以“堂”命名,其意代表家族、地位、愿望,如颜辉山的“福善堂”,而李振亨的雄伟建筑“退思堂”堪称当年寨里第一豪宅,建筑占地10余亩,主体塔3层,楼4层,灰墙红门青瓦,两头高耸的封火墙,巍然屹立,彰显财富与地位。
史料记载,当时的三多寨,控制着内江、威远、富顺3县一半以上的土地,当时每天挑进寨里的银子就达10多担。民国十年(1921年)后,社会略趋于稳定,寨中士绅相继离寨,返回城市各谋腾达。寨内人口骤减,经济也迅速衰退。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围的巨商富贾,为逃避日机轰炸,再次纷纷躲入寨中修筑防空洞,寨内人口一度增至近万人,然而抗战胜利后,寨子又迅速凋零下来,逐渐走向慌凉。
三多寨从诞生开始,就注定了它无法延续辉煌,因进寨来的都是大款,产业都在外面,来此只为避风头,风头一过就走。1958年公路入寨时拆毁南寨门,1972年加固西门水库拆毁外西门寨垣,为了将寨内余水引入西门水库,由北向西拆毁了北寨门及寨垣,到现在寨墙已面目全非只剩下残垣断壁。
如今保存最完好的城墙,在内西寨门附近。墙高10余米,壁上杂草丛生,墙内一侧大多坍塌,墙上垛口经过风化,早已残缺不全。相比风雨侵蚀,人为痕迹更为明显,因进寨公路的穿过,一段寨墙被生生劈成了两段。而五大寨门中,仅有内西寨门、东寨门保存相对完好。
而古寨内现存的老宅院只剩数十余处,大宅院还遗留有几处。这些宅第以中式风格居多,均为木结构建筑,翘檐青瓦,结构严谨,精妙的木雕门窗隔扇,青砖墁铺的天井、庭院、幽深的回廊。建筑格局充分体现了古人虚实结合、动静有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让这些上百年历史的古宅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神秘气息。
寨中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明代的佛祖寺,现正在进行修复重建中。目前,三多寨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盐文化体验与展示,以古寨堡文化、盐商文化、宗祠文化作为支撑来逐步恢复重建古街、古戏台、古城墙、暗堡、碉楼等三多寨古寨原始风貌,恢复打造108座祠堂。恢复开发八大景点“尖山晚照”、“双塘映月”、峻岭横烟“、”肖岩滴翠“、”马鞍曙色“、“仙洞云峰”、“古井泉香”、“佛寺晓钟”。
作为川南第一寨堡,三多寨文化旅游景区以盐商文化为灵魂,以宗祠古寨为看点,以优美乡村风光为依托,以恢复重建古寨原始风貌为吸引进行综合性开发。现已成功恢复快园梨花、十里荷塘、峻岭横烟桃花园、尖山晚照,佛寺晓钟等景点,三多寨又将成为自贡盐商文化的又一张名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