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寨“踩山节”盛装登场(一)
摄影记者
谢洪 大寨宝佤山现场报道
转瞬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来临。春天,是充满诗情美好的季节,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春天,万物复苏,不远处传来了芦笙悠悠,余音袅袅,穿戴苗家服饰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正苗歌互答,情意绵绵。吹起芦笙跳起舞,奏起竹笛唱起歌,比比谁的歌声甜,看看谁的舞姿美。未婚男女青年,更是借机寻觅心上人,互换信物表情意。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踩山节”在古蔺县大寨乡向阳村宝佤山拉开序幕,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是民族苗家人的一次聚会,更是一次展示自己民族的民风民俗的一次盛会。
大寨乡向阳村宝佤山距县城二十多公里,海拔1200多米。山势是平缓慢坡,周围有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村寨。来至全县各个乡镇老老少少的苗族同胞们一个个早早起床穿上五彩斑斓,艳丽无比的苗家服饰整装出发,从五里八乡齐聚宝佤山,山上人头篡动,热闹非凡。整个山头商品百货林立,来回吆喝着的小商贩穿梭于人群中,一张张喜笑颜开的面孔迎面而来,苗家人古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个花枝招展的苗家小姑娘成为宝佤山上最靓丽的风景线。
宝佤山“踩山节”现场,一位女熊女士告诉记者,每年的正月十三到十五是她们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踩山节”,今天来踩山的大部分都穿了苗家服饰,也有很多没有穿苗家服饰的。她告诉记者,苗族同胞一个个心灵手巧,美丽的苗家服饰,堪称服饰文化之一绝。一套服饰要经过种麻、捻线、织布、蜡染、刺绣、缝制、串珠等工序。仅一套女服就包含帕子、上衣、领饰、披衫、围腰、腰带、裙子、绑腿等部件,纯手工制成,需要一至二年时间才能完成,造价也非常高,因此对于离家在外工作而无时间制作的苗家人来说能穿上一套苗家服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了。
记者了解到,今天是“踩山节”第一天(农历正月十三),要举行立花竿仪式。就是在踩山坡中央竖起一根系着松柏枝条和鲜花彩旗的花杆,作为采花山的标志。立花杆由年长者主持,花杆定好后年长者向人们敬酒祝福,随即锣鼓声,鞭炮声齐鸣,芦笙悠悠,在人们欢笑声中,踩山活动就拉开了序幕。男女老少在悠扬的芦笙音乐中,跳起蹬脚舞,耍狮灯等,一派欢腾的景象。吹芦笙者有的边徜吹边舞,有的对吹对舞,或着花杆边跳边吹,或作半蹲状吹跳,同时伸出一脚步作旋转状,左右脚交替更换,难度最大的,要数在地下倒立者,吹奏者头着地,脚朝天地吹奏。
在苗族男人中,大多能吹奏芦笙,但能蹲吹或倒立者却为数不多。舞蹈结束之后,老年人在一起喝酒拉家常,谈农活,青年男女一群一对地向树林中或山坡上走去。或对歌,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在踩山活动中,男女青年通过交往,也有产生感情的,回去禀报父母后,也有结成终生伴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