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个学生的学校,她们需要一面红旗
摄影记者
谢洪
这里是一片纯净的山和水,这里是人世间少有的净土,这里仍然处于原始状态,这里有一群嗷嗷待哺的留守孩子,她们需要您的爱心与关怀……
记者从泸州出发,坐了近2个小时的车程来到合江县凤鸣镇,接着再摩托车上度过了40分钟的惊心颠簸,来到了大山脚下,又再步行了3个小时的崎岖山路,终于来到了位于在合江县凤鸣镇大山深处的金龙湖村。几十户人家,泥墙瓦屋,象几十朵黄蘑菇稀稀疏疏长在山腰上。第一眼看去,还有点田园风光,多看一会,才体味到它的原始与荒凉。
秋冬季节的大山里,温暖的阳光中已带着几分寒意。这群孩子还依然穿着破旧的凉鞋和赤脚走在田埂上一路欢呼嬉笑来到学校上课。当记者出现在这所只有8个学生的学校时,一张张童真而质朴的笑脸围着记者周围嚷着要照相,孩子们都说他们从来没有照过相。
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设在一户农家,恶劣的环境、简陋的教室并没有阻挡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记者了解到,他们大部分都属于留守儿童,父母都不在身边,和单亲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冯作莲是这八个学生的老师,同时也是金龙湖村二队队长,她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和这8个学生,还要管好全队20多户100多口人。每天从自家步行近30分钟路程来到学校上课,上完课后赶紧回到家农忙,农闲时还得走家串户宣传政策调解村民矛盾,起早贪黑忙不过来。
冯作莲告诉记者,她在学校上课是没有工资的,完全是爱心支教。这里的孩子最小的才4岁,最大的7岁,本来应该是在凤鸣镇九层小学上课,然而金龙湖村离九层小学单边要3个半小时的路程,由于路途遥远,孩子们都比较小,因此相关部门及孩子们的家长都要求在金龙湖村开办一所学校,在这里上完学前班到3册的课程后,孩子们大一点了才转到九层小学。家庭稍微好一点的孩子都去了九层小学,留下来的都是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
记者还了解到,该所学校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学校名称,学校设施简陋,没有任何的教学设备,就连一面红旗都没有,条件十分艰苦。金龙湖村只有几十户人家,都还全是原始的泥墙瓦屋,户与户之间距离比较分散,主要经济来源靠手工制作竹筷。这里的偏僻、贫穷、落后和闭塞是超乎你的想象。
简陋的校舍

















老村长

冯作莲老师





金龙湖村概貌












到学校的崎岖山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