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牧的民族常常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小刀,那上面刻有
英吉沙的名字.....
这里物尽天华,这里风情万种,这里是购物者的天堂。
“阿达西,亚克西姆塞孜!”——朋友,你好!
赶“巴扎”—— 新疆见闻录之三
摄影记者
谢洪
新疆是一块热情、富饶、色彩绚丽的土地,在这里居住的47个少数民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情,来到这里的人们往往被其所散发的魅力而陶醉。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不可分割的六大要素,那么来了新疆,游玩了大好山水风光后,我们的“购”要去哪里呢?
首当其推的就是新疆民族工艺品。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大型的巴扎,“巴扎”就是贸易集市的意思。每每这时家家都要拿出自家的商品来赶集,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你无从选择,爱不释手。特色民族小花帽,鲜艳的艾德莱丝绸,古香古色的民族乐器,声名远播的英吉沙小刀……都是游客的心仪之选。
地方土特产则令游客流连忘返,春夏秋三季鲜果上市,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哦“香甜瓜果吃不败”。他们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品种繁多,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而赶不上吃“鲜”的游客也不必懊恼,各色干果也能满足你,让你不虚此行。
还等什么呢?赶紧加入我们,赶巴扎!!!
艾德莱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特产品,以生丝为原料,取其弹性好,拉力强,富有光泽,着色性能好的优点,织成丝绸,轻薄而柔和,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色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狂奔放,色彩简单富有变化。
热瓦甫是维吾尔、塔克尔和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比较普及。弹奏时左手握颈斜滑走弦,右手持牛角片或竹片弹拨演奏。热瓦甫,又称拉瓦波、喇巴卜。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甫起源于南疆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甫,全场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味。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新型热瓦甫全场93里面。音箱较大,采用多板拼合,蒙蟒皮,琴杆较短,上黏指板,嵌二十四或二十五个铜制品味,按十二平均律排列,不置共鸣弦。演奏时,琴横于胸前,左手扶琴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右手腕部挟着音箱,拇指、食指执三角形牛角或塑料拨片弹奏。用于独奏、合奏、伴奏。
英吉沙小刀产自英吉沙县,由此得名,是新疆的少数民族特需产品和传统品牌手工艺品之一。它不单造型美观,而且刀体平整光亮,刀把雕刻有不同式样的花纹、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还配有精致的皮鞘,便于随身携带,用途广泛,特别适合旅游途中的使用,还具有十分高的收藏价值,深受新疆各族人民和国内外旅游者的钟爱。
新疆彩色达甫鼓吸引着不少外地游客专注的目光。据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经销旅游产品的努尔买买提介绍:专注上市不久的彩色达甫鼓又叫手鼓,是由专业人员手工绘制而成,价格约在50元至百元不等。由于达甫鼓是维吾尔族人最喜爱的打击乐器之一,既可用于歌唱跳舞的伴奏乐器,又可摆在室内作为饰品,实用、观赏、收藏价值较强,携带方便,有着浓厚的民族工艺特色,倍受国内外游客欢迎。
新疆地毯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毡面光泽平滑,毡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色调鲜丽,质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结、编织、图面织工精致细密(先后经过数十道复杂的工序)之外,还得力于用来织毡的羊毛质地优良,是理想的家庭、宾馆陈设的高级用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