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兰养德
育兰育人
邓少康 摄影记者
谢洪
“崇尚文化,发展经济”,这是一条真理。专家学者告诉我们:“从文化角度看问题,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而且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着人本身,正是最重要、最辉煌的文化成果。”
中国人采兰、艺兰、赏兰已有三千年悠久的历史。人们不仅培植了许多优良的兰品,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兰文化,锻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涵养了性情,延益寿。正如前人所说:“养兰先养德,修身先修心。”朱德、张学良就是我们兰界的典范,他们是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去养兰。研究兰文化,必须达到“人与兰俱化”,升华到人兰两相忘的境界。这是任何金钱所买不来,任何权力所达不到的,这种“兰德齐馨”的境界,正是我们当今极大多数艺兰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有些人养兰,起初并没有什么明确目标,只是被兰花的幽香、风姿、神韵所吸引、折服,花几个小钱,只是“一见钟情”,但随着兰协的成立,兰展的召开,兰展的推崇,兰花期刑的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艺兰的实践中,在与兰友的交往过程中,年长月久,潜默化,“附庸”风雅的人也会渐渐风雅起来,心浮气躁的人也会逐渐心平气和起来,故作清高的人也会慢慢真正清高…...痴兰志不移的人,总想把藏在深山的闺秀翻个够,甚至不惜重金,四处寻觅兰花新品,成为“收藏家”,再加大科技养兰力度,求种发展赚钱,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在养兰的同时,须知也培育了艺兰人。
正因为如此,我们摒弃那些“谈兰不离钱”、“养兰不离炒”的人,我们反对那些人为炒作,以假乱真,使兰花价格天文数字般背离真正价值的人…….在市场经济正在发育、完善的今天,兰花作为商品,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免不了要被有些人炒作。但“存在”并非“合理”,那些认为靠“炒作”可以兴旺兰花事业的人,显然有失偏颇。纵观昔日之“兰市”,炒出天价之兰今又如何?要说兰花的经济效益要靠“炒作”的话,真正受益的只是极个别炒家,广大兰友无不深受其害。
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已出现“炒股”,但市场经济并不主要靠“炒股”而发展,要靠生产主力的发展而发展;同理,兰花进入市场经济后会出现“炒兰”,兰花事业也不会依靠“炒兰”而发展。为了推动兰花事业的发展,加大宣传是必要的,恶性炒作对兰花事业的发展是有害的。
诚然,“黄金有价,兰无价”,看起了就是值钱。但你想没想过,植被荒芜、资源流失,兰花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所以,“做事先做人,养兰先养德。”兰界当以“诚信”为重,所以那些制假、售假、不惜采用欺、蒙、哄、盗、抢、诈骗等手段,肥饱私囊的恶劣行径,加大宣传打击力度。让我们在弘扬兰花文化,发展兰花经济的同时,纯洁我们的兰花队伍,创建一个友好诚信、和睦相处的兰花世界。
什么时候兰友们能以平常心去艺兰时,便是兰界成熟的艳阳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