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博友忘忧竹代人写的一篇《感悟清华》的短文,很感慨。去年冬天,我随市委党校十六期青干班的师生们一起走进了清华校园,接受了为期一周的高校培训,回来后也写了一篇感悟清华的小文。今翻出来重读,依然满怀感动......
走近清华
感悟清华
清华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学府,它不仅是莘莘学子们向往的知识殿堂,也是无数优秀青年心灵成长的精神家园。对于我,更是神往已久,今年暑假,说好陪儿子参加夏令营,身临其境到清华去感受、体验一把,因为工作的缘故未能成行。非常有幸,今年11月份在市委党校学习期间,有机会走进清华校园,进行为期一周的异地培训,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清华梦。短短一周的培训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直至今日,我仍沉浸在激动与喜悦中......
清华校园人文景观浓郁,文化底蕴丰厚。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是在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来的,占地6000多亩。园内山林俊秀,水木清华,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辉映着岸边垂柳,小桥流水,徜徉其中,宛若人在画中......
校园的南部和东北部是新的教学区和生活区。校园东门是主校门,全部由花岗岩装饰,豪华、气派、庄重、典雅。多媒体教学楼、体育中心、游泳馆、万人饮食广场、紫荆学生公寓、紫光科技大厦、创业大厦等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林立高耸,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彰显着高校的博大气韵。校园西南部是保存完好的一些早期建筑,有古典端庄的大礼堂、古风犹存的工字厅和玉砌石雕的二校门,二校门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因后期扩建新的西校门,推倒围墙而只留下了一道刻着“清华园”字样的门景,据说“清华园”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出于清朝末代军机大臣那桐之手,题于“宣统辛亥”年间。与古典建筑相得益彰的还有一些人物故事、凝固物化的建筑小品,有王国维纪念馆、有闻厅、自清厅、晗厅以及闻一多、朱自清、吴晗等名家大师们的雕像,还有承载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石雕。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到清华大学作以“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勉励学生,发奋图强,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之上,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来源于《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天(自然)的运动刚劲强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鼓舞和造就一代代精英的科学法宝,是清华精神和清华魂的具体体现。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饱含希望的美丽沉淀给人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清华校园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催人奋进。清华的校风是“行胜于言”。融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华罗庚;脚踏实地、丝毫不苟的闻一多;为理想而奋斗的吴宓;读书破万卷的钱钟书;淡泊明志、宁折不弯的朱自清等前辈人的精神,每一种精神都是一个现实范本,这便是清华文化的魅力所在,给人以前进勇气,给人以成功信心,给人以行动力量。再看,如今的清华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清秀精干、衣着简朴、行色匆匆,他们没有时间把自己养的心宽体胖,没有时间去修饰外表,他们没闲工夫聊天,更没有闲工夫对别人评头论足。而是全身心地投入的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他们的生活都是快节奏,整个校园就像一个大的磁场,人人被激活,做学问,求上进。当我置身其中,由衷地感到欣慰与自豪,感到一种青春活力的奔涌,我的内心时时会涌起一阵深深的感动,清华的学子是中国未来的精英和佼佼者,也许若干年后,他们中就会涌现出某个领域的顶尖人才,甚至是改变历史的人物。于是,我又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中国必将走向强盛。
领略清华名师的授课风采让我受益终生。在这里,一流的学者、教授汇聚一堂,他们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爱岗敬业的专业素养都深深地感染着我。这里治校严谨,有着一流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他们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在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中,近25%的人为清华人。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坐在清华的课堂上聆听学者们的讲授,不仅是在学习知识,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这次培训,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具体负责安排的,时间虽短,但安排的井井有条,五天的课时安排了七讲内容,从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到领导干部的执行能力;从公共管理前沿问题到台海局势;从传统文化到政务礼仪;从美学欣赏到阳光心态,专家们的讲授旁征博引、声情并茂,可以说,他们的授课不仅理论水平高,内容新颖精深,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可欣赏性。李苦禅大师之子—63岁高龄的清华美院教授李燕给我们上的一堂精彩的传统文化与美学欣赏课,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还萦绕在眼前,他博古论今,引经据典,他诙谐幽默,才艺双全,他学伟人讲话惟妙惟肖,他拉开架势,说上一段评书,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倾倒。还有孙健升教授的阳光心态,予人以启迪,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与思考。心态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生命质量,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塑造未来、心态成就一切。首先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尊重社会、尊重别人,懂得怎样用有效的态度去体谅他人,善待他人,对待弱者要有慈悲之心,对待他人要有理解之心,对待社会要有公德之心,对待亲近之人应有爱心。其次是以积极的心态尊重自己,把躁动的心态安顿下来,把浮华的心态沉静下来,把脆弱的心态坚强起来,把骄狂的心态谦逊起来。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富有“爱心”是快乐之源,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拿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是我们自己的手。因此,心存好意,脚走好路,身行好事,做一个幸福的、快乐的人。
短暂的学习,沉甸甸的收获。作此文,献给我的同事、朋友和家人,与亲人们共享我的这一份感悟与快乐......
2006.1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