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季度投资总结
(2023-04-01 10:58:09)
标签:
投资 |
分类: 投资总结 |
2023年一季度综合净值增长-0.5%,沪深300上涨4.6%,跑输指数5.1个百分点。春节前一度把2022年亏损捞回来了,春节后又全部抹去了。但是由于不断加仓,略微有点绝对收益。
账户A:买入招行1笔,分众2笔,中新股信达证券、中信金属。后者为注册制后中的第一只新股,尚未上市,很有破发风险。
账户B:买入招行4笔,兴业2笔,平安1笔,长电9笔,福寿园2笔。卖出阿胶1笔。
账户C:买入长电2笔,分众2笔。
账户D:买入长电2笔。
最近两个季度侧重加仓的是分众和长电。过去两年,房地产经历了剧烈的供给侧改革,看不清方向的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先是华夏,后是融创,目前是万科。连带还有平安和银行。房地产公司过去赚取了巨额利润,但是真的是池塘里的鸭子,所谓的龙头也没啥竞争优势,最多就是融资成本低一点,社会信心强一点,活的时间长一点。想持续稳定增长基本不可能。相比岛国,我们这种出清方式可能还是幸运的。房地产之后,下一个担心的是银行,心里想着不要再增加银行仓位了,但是看到下跌幅度,还是禁不住加了几次仓。2023年管住手吧。
AI现在火的一塌糊涂,但是当年的神创、TMT、科创、新能源、光伏,在风口上的时候哪一个也不输于AI。我们只能静静的看戏。趋势的力量是巨大的。2015年神创崩盘之后,资金就转向了大盘,大烂臭重新变成了大蓝筹,2017年外面腥风血雨的时候我们风平浪静、欣欣向荣。经历2018年的下跌重挫,依然迎来2019和2020年的回归。直到2021年趋势才完全逆转。反应迟钝只能被动挨打,硬杠下行的房地产只能遍地鳞伤。只能自己舔着伤口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越来越喜欢红利投资和可转债投资,但是又不想增加目前富国中证红利和兴全可转债的定投,因为这两个手续费太高,每次看心里都像有个疙瘩。经过球友@躺红利摊转债
经济复苏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前两个月的数据很难看,炒作的资金热情消退。但是复苏短期应该是不可逆的,这是上下一心的追求。收不回过去两年的失地,能收复一个山头也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