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式太极十三枪(马伟焕)

(2011-08-11 23:22:38)
标签:

十三枪

大杆

太极

扎枪

粘枪

杨式

杨澄甫

马伟焕

北京太极拳

杂谈

 
http://s1/bmiddle/4cd2796fhaa3c76cd8ea0&690

    枪是古代的长柄兵器,其前身原是长矛,矛头状若短剑,中有凸脊,套于柲杆之顶端,到了宋代以后,多称为枪,柲杆上安铁枪头,下装铁镦,步骑兵装备的枪长约六尺。到了清代,朝廷尽力发展火枪为主要武器,但长枪仍是清军的常备兵器,八旗和绿营均有长枪兵的编制,各营所操之长枪型不同,例如虎枪营用枪为二点六米,护军营和骁骑营则用枪长达三点三二米。至19世纪中叶,清军装备了近代步枪后,长枪就成为武术操练器械。

http://s7/bmiddle/4cd2796fhaa3c6d502596&690
   杨氏太极枪自杨露禅始,历代宗师均精此技法,惟传习者则若凤毛麟角,往昔师徒传授严格,习拳数年然后授之以剑法,若干时日后才授刀法。枪法则从个人抖大杆开始,是基本功法,而对练之法曰:太极十三枪。
   抖大枪:去枪头为大杆子,枪杆粗长沉重,长逾三米,根粗盈握,端径渐尖细,枪杆之重心应在前手握处或前手之前方近处,则抖动较活。枪杆太长就费劲而不灵活,持枪必须尽根,不可露把。抖大枪包含三个步骤,粘杆(缠枪)、抖枪、和扎枪。
   粘枪:以枪杆和对方枪杆接触,以便粘黏缠绕,此时手腕要活,以接来枪,两手互转阴阳;圈我枪在上而下抖,虽是单练仍存此意劲,臂劲拔背而发,腰胯疾沉助势合劲。

 http://s15/bmiddle/4cd2796fhaa3c7793dc5e&690
     抖枪:双手力握枪杆,以沉劲往下抖,重心略后移偏右腿

http://s7/bmiddle/4cd2796fhaa3c77291ff6&690
     扎枪:[前手如环,后手如锁],前手中平,后手着腰,枪杆挨腰而出,扎枪要发整劲,右手锁紧枪根,将全身之力直送枪端,冲程中[以臂助腕,身以应臂,足以应身。]全身协调、步稳拧腰、蓄势,右手握枪根前推,将与左手环合时,猛然发劲,大有一发透壁之势。

http://s12/bmiddle/4cd2796fhaa3c77b27edb&690
     缠、抖、扎是太极枪基本枪法,下抖纯熟后,自然得心应手,上下里外均可发劲,毋容赘述。

 http://s5/bmiddle/4cd2796fhaa3c85a2ed64&690太极对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