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这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儿子性子很急,脾气很倔。
大概在儿子一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次,儿子想要奶喝,因为当时是才烧的开水,一时半会儿冷不了,儿子的外婆把开水倒出一些拿凉水冰了一下,这中间就耽误了一点时间,儿子可不依了,尖叫一声,脸色一沉,嘴巴一嘟,立马一屁股坐到地上,并伴有小声地抽泣。我本想抱他起来,他却使劲朝地上滑,好不容易拉起来了,刚一松手,他又躺到地上去了。
等外婆把兑好的奶放到他的面前时,儿子一甩手,“啪”地一声,奶瓶掉到了地上。我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发脾气了,那长大以后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呢。我冲过去,像拎小鸡似的一把提起儿子,准备以暴制暴,谁知,他比我的脾气还大,努力挣脱我的控制,开始嚎啕大哭,并泪眼婆娑地向外婆求救。最后,还是在外婆的细心呵护之下,儿子才恢复了往日的神态。但是,儿子知道记我的仇了,过后,我想要抱他,他头一转,屁股一扭,来个不理不睬。
事后,我也在反省,孩子这么小,可能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本能的一种反应,我这样粗暴地对他,不仅起不了管教孩子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对我产生惧怕心理,从而害怕与我亲近,那我可就得不偿失了。但是,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如果从小就对孩子的坏习惯不加以纠正,那等到长大再培养,可就难了。
从那以后,儿子再发脾气时,我开始注意方式方法,并且逐步有了成效。
有一次,在商场里面,儿子看到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盒酸奶,他也想要,就对我说:“宝宝要喝酸奶,妈妈买。”我知道,儿子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喝,而是因为看到别人喝,他嘴馋了。于是,我以商量的口气跟儿子说:“咱们家里有,等回家咱们再喝,好不好?”意料之中,儿子要故技重施了,只见儿子的小脸马上变色,嘴巴也撅得老高,眼睛没有了往日的神彩,目光移到了地上,身体一斜,脚一软,一屁股又坐到了地上,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这次,我知道该采取另一种方法对待儿子的这一行为了。我蹲下身,对儿子说:“宝宝,你再不起来的话,妈妈走了,不管你啰。”边说我边起身,并且不再拿正眼看儿子,假装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货架上。
刚开始儿子对我的话还没反应,过了一会儿,他偷偷转过头来,瞄了一下,发现我真的不在了,他马上坐起身来,开始四处搜寻我的身影,当他看到我就在不远处时,小脸展开了笑颜,一个翻身,屁颠屁颠地朝我跑来,边跑还边说:“妈妈在这儿,妈妈在这儿。”
就这样,我成功地瓦解了儿子的一次脾气。
儿子喜欢玩甁盖,所以爱捡地上别人丢弃的饮料甁,每次我阻止儿子时,他都会发脾气,又哭又闹、又扳又跳,实在让人头疼。现在,儿子有这一举动时,我都会及时上前转移儿子的注意力。比方说,我会告诉儿子:“宝贝,快点走,妈妈带你去坐摇摇车了。”并且,在说坐摇摇车的时候,我还会做出坐摇摇车的陶醉模样,再配点儿童音乐,表现得活灵活现,儿子顿时被吸引住了,哪还有心思哭啊。当然,我这不是为了哄儿子而编瞎话,一定要带儿子去坐的,哪怕只坐一次,不然会在儿子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现在,儿子还是时不时会犯混发脾气,但是我已经非常满足,毕竟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信儿子会表现得更好,成为妈妈的骄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