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被小朋友欺负,你要怎么做

(2007-08-23 23:00:15)
标签:

育儿/亲子

孩子

欺负

父母

原则

分类: 公益话题

    参与南山奶粉智慧妈妈标准大讨论有一段时间了,其中一个讨论话题与小儿目前是休戚相关,那就是:孩子被小朋友欺负了,你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做家长的稍微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就会由孩子之间的嬉戏打闹演变成大人之间的唇枪舌剑,恶语相加甚至拳脚相向,所以,做父母的要处理好小孩子之间的冲突矛盾,确实是要费点心思的。

    现在提倡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这样,孩子在家庭的重要性一下就凸现出来,父母对家里的独苗是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飞,自己的孩子再调皮捣蛋,父母也不会轻易呵斥打骂。如果孩子在外面被别的小朋友欺负,父母当然会心里不舒服,感同身受。   

    我曾经目睹过一场因为孩子争夺玩具而引发的大人之间的口舌之争。当时,是两位年轻的妈妈从幼儿园接自己的孩子放学,其中一位小女孩就指着另一位小男孩对妈妈说:“妈妈,今天就是他抢我玩具的。”小女孩的妈妈一听,马上回应:“那你没告诉老师吗?让老师罚他。”小男孩的母亲听到了,立即回身打了小男孩一巴掌,边打边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家里什么样的玩具没有啊,你偏要去抢那些廉价的东西。”明眼人一听,显然是指桑骂槐,一场唇枪舌战不可避免地上演了。

     其实,如果最初,小女孩的妈妈另外说一句:“没关系,有好东西是应该跟小伙伴分享的,不能做自私的小朋友。”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相信一定会将这场舌战化解于无形,并且还会赢得对方妈妈的尊重。

     所以说,在处理孩子之间的争端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

    我家小儿现在已经一岁零七个月了,虽然年龄不大,但却不是一般的活泼好动,每日醒来,最向往的就是去外面的花花世界走一遭。我每次在单位上班时给家打电话,总是会听到孩子的外婆数落孩子今天在外面又打谁谁谁了,或者又被谁谁谁打了。唉,听到小儿打别的小朋友时,心里一阵紧张,怕小朋友的父母不高兴;听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儿子时,又一阵心疼,巴不得代子受过。可有什么办法,孩子与孩子之间交往总免不了会有些磨擦,做父母的总不可能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吧。我曾经亲眼目睹儿子被一个小姐姐欺负的全过程,除了心疼,更多的是以理性对待。

     我家楼下有一户邻居,家有两个女儿,一个11岁,一个7岁,儿子最喜欢跟那个7岁的小姐姐玩。事情的起因是楼下的小姐姐到我家来找儿子玩,儿子正在看自己的碟子:英文小天才。

    随着小姐姐的到来,儿子的注意力转移了。其实,小姐姐来的本意是因为她家的影碟机坏了,想把动画片拿到我家来看。当她看到儿子已经不再看自己的碟子时,见逢插针地向我请求让她看一会儿动画片,我也没加考虑,就答应了。

    我继续上我的网,小姐姐则心安理得的看她的动画片,儿子不依了,在他的印象中,小姐姐是应该来陪他玩的,而不是无视他的存在。所以,儿子很自觉地去关了音控,紧接着把DVD也关了,正准备关电视时,小姐姐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抱住儿子,顺手一甩,把儿子甩到沙发上,还好,我家沙发软和,儿子一点儿事没有,又麻利地翻到地上。 我当时并不在意,还批评了儿子:“子凡,你就让小姐姐看一会儿,等小姐姐看完,再陪你玩,好不好?”小姐姐也在一旁振振有词:“你再不乖,姐姐不喜欢你,不跟你玩啰?”我看儿子的外婆,脸色早已不好看了。

     儿子是油盐不进,又转身去关音控了。这次,小姐姐不再客气,抱住儿子,使劲箍住,不让儿子动弹半分。我那可怜的儿子挣扎得满脸通红,却无济于事。儿子开始呼救了,我确实也沉不住气了,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对小姐姐说:“你把弟弟放开,你看弟弟的脸都涨红了。”小姐姐极不情愿地放开了儿子,还向我告状:“你看子凡,一点都不乖,又不让我看动画片。”

    儿子一得自由,马上又去关电源开关了。小姐姐一抬手,“啪”地一声,儿子的小手结结实实挨了一巴掌,我还来不及心疼,儿子立马还击,尖叫声再次响起。这次,我不能再坐视不管,该下逐客令了。我告诉小姐姐:“这里是弟弟家,他有自主的权利,你不应该打弟弟,如果弟弟不希望你看动画片的话,你可以陪弟弟看他的英文小天才,或者,你可以回自己家看电视。”

    小姐姐考虑了一下,决定陪儿子看英文小天才,一场风波暂时平息。但我看得出来,小姐姐是心不甘情不愿,故意跟儿子保持距离,儿子倒没有意识到,还一个劲地往小姐姐身边靠。我总不能要求人家跟儿子作亲密状吧,所以也不干涉,过了一会儿,小姐姐主动提出要走了。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总算和平解决了,我想,小姐姐应该不会回去跟她妈妈告状说我训了她吧,毕竟她确实有错啊。还好,第二天,小姐姐照样跟儿子玩得不亦乐乎。

    其实,当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后,不管谁对谁错,做父母的肯定是心疼自己的孩子,但心疼归心疼,还是应该保持理性,避免事态扩大。首先应该是管教自己的孩子,要站在有利于对方的立场来处理,而不是先斥责对方,不然的话,势必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占理,那肯定是要严加管教了,不仅不要同情孩子的遭遇,更要让孩子知错能改,虽然被欺负,但自己错在先,也一定要首先向对方承认错误,要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是要付出代价的。然后再告诉孩子,虽然是你错在先,但别人打你也不对,所以,如果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情要有理说理,暴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占理,我们当然可以教育孩子得理且饶人,但这个饶人是要有一定的度的,过度的忍让只会让别人把你的宽容视为软弱,同时也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造成阴影,孩子就树立不了正确的人生观,反正错也要道歉,对也要忍让,那还有什么是非对错的观念可讲。所以,家长要正确把握这个“度”,既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也不会使别的小朋友对自己犯的错耿耿于怀。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希望每个做父母的都能正确对待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的问题,既不一味地护短,斥责别的小朋友,也不要为了平息事端,无原则地让步。这样,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才会为父母的处事原则拍手称道。

:本文为博客独立观点,加入博拉(Bolaa.com)博客评论赞助计划,让好产品家喻户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