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爸爸在远离我们母子俩的另一个城市工作,所以儿子和他爸的见面次数屈指可数,最近一次见面还是在两个月前,这对于一个一岁零五个月大的孩子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记忆。(可事实证明我错了)
昨天,儿子的爸爸打电话说要回来看儿子了,不过要在晚上11过才能到,嗯,那个时候儿子早睡了。
我和他爸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2点过后。儿子的爸爸放下背包,就急不可待地去看他儿子了,儿子睡得很熟,不过我有办法。我站在床边,对着儿子说:“宝贝,起来看‘rabbit’(这是一只灰色的兔子,儿子很喜欢喂菜叶给它吃,我一直认为这是我儿子有爱心的表现)了。”儿子马上从床上爬起来,寻着声音,揉着惺忪的双眼扑向我,我用手指指站在一旁的老公,儿子转头看见了。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儿子马上掉转头,投入了爸爸的怀抱,老公也一把抱住了儿子,好一幅父子情深图。(真是嫉妒死我了,我和儿子朝夕相处,没见得他这么腻我)
儿子接下来的表现更是令人意外。因为儿子是在睡梦中被吵醒,所以精神不是太好,不说话,也不怎么笑,就这么蜷缩在爸爸怀里,楚楚可怜,跟他平时的调皮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在他们的小小温存之后,孩子的外婆想着他爸爸才坐了长时间的火车有些疲惫,就准备把儿子抱走睡觉,谁知儿子的反应很激烈,两只小手吊着他爸的手臂,死也不松手(这叫咬定青山不放松),嘴里不时发出尖叫,外婆马上住手,儿子在他爸的安抚下趋于安静。要知道,儿子每天晚上都是和外婆睡觉的,夜晚应该是儿子最依赖外婆的时候,可在今天,这一常规被打破。
我也几次尝试从老公手里接走儿子,可都遭到儿子强烈的反对。于是放弃,睡自己的觉,让他们父子俩去折腾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公抱累了,想坐下歇歇,屁股刚落下,儿子马上说:“走,走”。无奈之下,老公又抱着儿子,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不开灯是想让儿子早点入睡)。之后,老公想把儿子放在床上,儿子死也不从,非要让他爸抱,并且还不能停,只要一停下,马上抗议:“走,走”。
儿子似乎回到了刚出生那阵,晚上不睡觉,而且还要有人抱着他不停地走动。如此这般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吧,儿子终于熬不住了,放开了他亲爱的老爸,回到了外婆的身边,安静的入睡了。(哇,真是人类大解放)
综上所述,儿子以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再一次证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距离的远近产生隔阂,相反,时间的沉淀,思念的累积只会让这份感情更加浓烈,特别是父子之情。(这么深奥的哲理被一个一岁大的孩子实际演绎,真该给儿子颁发一个奖章啊,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