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磨盘岭游记

(2022-05-24 22:46:22)

磨盘岭位于曲沃县城15公里处的史村镇西海村,因村西有一大的土堆,犹如叠加起来的磨盘,与其所在的岭地连着,人们叫它磨盘岭。不知是磨盘岭名气小还是自己见识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个地方。前几天大行群发了信息,星期天骑行磨盘岭品尝全鱼宴 ,这才知晓有磨盘岭,出于好奇,决定同行。

     522740我们从大行俱乐部准时出发,沿着通往襄汾的滨河路骑行。过荷花园,过丁村民俗村,过晋国博物馆,顺着慢坡道一直前行。每到一个景点标志处,我们都会合影留念。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辛而快乐的骑行,近午时分到了磨盘岭的脚下,要到磨盘岭还要上一条非常陡峭的长坡,这条坡叫“八仙坡”。相传,八仙过海曾来过此地,故叫“八仙坡”。半坡的墙壁8处凿进2尺深的洞,用砖圈边,每处画着每个神仙图,边缘上标注着神仙的名字。这条坡神仙走可能轻松,骑行可就难度大了。大部分人已经够累了,面对如此陡峭的坡也没有了骑行的勇气,大部分人是推着上去的,也有个别体格健壮的高手骑士骑上去的。中午12点我们终于登上了磨盘岭,两边松柏苍翠,绿树成荫,走一段不长的马路右手一拐,便是磨盘岭的高点。说实在话,其实磨盘岭和其他地方有些名胜古迹一样,听名字挺诱人,到景点一看并没有在视觉上的惊奇感。当然是自己的欣赏水平和文化底蕴浅薄有关。磨盘岭也无非就是一个土堆,人为地在土堆上垒起一个椭圆形石基砖作外墙内填土方,和城墙一样,上面修建了仿古楼阁,看上去挺壮观,牌匾上写着“聚贤阁”。砖墙上水泥抹面凿刻着“磨盘岭”三个大字,金光闪闪格外醒目。所有来者,都会以此为背景留个影,以示“到此一游”。

    此外,走上磨盘岭可以看见一个木制框架的简介栏从这个简介里我知道了这里是生态农业观光区。早在2005年曲沃县就依托大棚菜产业,围绕“产业兴村”的思路,进行磨盘岭开发。形成了以磨盘岭为中心,岭下万亩大棚菜,岭东千亩甜柿,沟底百洞双孢菇,南岭十里养殖带的“蔬菜、甜柿、蘑菇、养殖”四大产业。围绕四大产业,开发出畜水、垂钓、游玩区。随着磨盘岭旅游人与日俱增,附近的餐饮业和旅居业也得到了发展。朱队说以前他们经常来这里游玩,这里只有一家饭店,现在饭店多了起来。我特意留意看了一下,什么“小树林鱼庄”、“甜园农家”等等。磨盘岭南下坡处,可以看见曲沃宾馆在这里设立的“曲沃宾馆分号”招牌。这一切说明,磨盘岭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从南坡下来向北拐,来到一家“星海生态鱼家”,这就是朱队常顾的那家饭店。我站在这里环顾四周,宽阔的麦田,快成熟的麦穗风摇曳,似乎对这帮陌生客人招手致意!饭店的门前鲜花盛开,五颜六色的花朵给饭店增加了靓丽色彩。饭店的东边就是6浩大的温泉养鱼池,泉水清澈,温度适中,喜欢温水的罗非鱼游在池内来游去,好不自在。

     洗完手饭店老板已经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特大桌子,我们23人围在一圈,有说有笑,急不可耐地等着品尝“全鱼宴”。不一会,各种做法的罗非鱼摆上了桌骑友们吃着说:“味道美极了!”

患痛风一直不吃海鲜的我,面对如此丰盛的全鱼宴,除了大饱眼福外也大饱口福了!平素到饭店一般只点一条鱼,天罗非鱼的18种吃法,让人大开眼界,或炸、或煮、或烤、或煸、或煎、或炖、或蒸。每一个吃法味道都不同,或辣、或甜、或酸、或脆、或绵、或麻。凡到此者,无不赞美厨师的手艺。今天来旅游的人多,饭店一时做不出来,我们不紧不慢地品尝着聊天着,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快乐的3个多小时。

     酒足饭饱,下午4点踏上了返回的路。暴晒天气忽然凉爽了,走着走着下起了毛毛细雨,这本来是为我们洗尘,却有点过早,给我们添了麻烦。亏了保障车李师傅多次往返,挪腾得以平安骑回家。就以席间胡绉的这首打油诗为结束吧:

大行不怕骑行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八仙坡道留下影

磨盘岭上露容颜

鸳鸯火锅腾香浪

十八吃法摆眼前

更喜鱼片白似雪

三杯过后尽开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骑行咏
后一篇:登磨盘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