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战争

(2011-06-26 22:25:37)
标签:

小税

全班

故事

战争升级

反思

杂谈

分类: 教育散记

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战争(一)

    为了小税,似乎花了我管理班级的大部分精力。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心里随时都憋着一股无名火,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作,会爆炸。课堂上,当你看他的时候,他一定是在逗他的同桌玩,同桌呢难免会跟着一起说说笑笑,嘻嘻哈哈,搞得他的周围总是鸡犬不宁;也有自制能力很强的孩子,看见老师提示的目光,总是会更加专心。这样的时候,他看人家不理他,他就开始恶意破坏:扯衣服,揪胳膊,甚至用拳头打,用脚踢。脾气再好的孩子也受不了,就开始跟他对打。开始还斯文的你一拳过来,我一拳过去。打着打着就会升级,开始凶猛的力量比拼了。这时候,急红眼的俩人眼里哪还有课堂,哪还有老师呢?不过作为老师,我基本上不会给他们让战争升级的机会。通常都在他一开始挑衅,就会看向他,以示“我知道了,你自己收敛点。”可是问题在于他一节课会有无数次想挑衅别人。我的眼光也会一次比一次严厉,有时候甚至有恨得牙痒痒的机会。最可气的是,他这让我恨得牙痒的时候越来越多。我真害怕自己会忍不住了,冲上去给他两耳光,我快爆炸了。但是,我不能爆炸,那样既是跟他过不去,更是跟我自己过不去,我得想办法。

    为什么他会这么频繁地挑衅他人呢?会不会是想引起我的注意?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是不注意他,会怎么样呢?

    我开始跟他冷战:我不再那么频繁地看向他,即便是看他,只要他的目光寻来,我总是冷漠而高傲地抬起头,做出我的眼里完全没有他的模样;有时候实在看不过去,我就是开始对他身边的人提问,把他前后左右每个人问遍,到他眼巴巴地等待我抽他时,戛然而止,掉头就走,这叫“围而不攻”,看你心里咋折腾!有时候他也会举手,急切地想要答问,我也故意把眼光从他身上扫过,就是不抽他;下课他故意到我跟前,想拉我的手,跟我说话,我也默然地没有回应……

    奇怪,不知道是他犯了错我没看见,还是他见不能引起我注意而没了那些捣蛋的兴趣。总之,在我对他“视而不见”的日子里,班里似乎平静了许多,我心里的火气也在渐渐减少。在心态逐渐平和之后,我在反思:提醒孩子的错误固然是应该的,但不断的提醒是不是就将错误不断加深印象了呢?会不会让他把错误更加放大了呢?看来,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还得有容人之量,小错不究,只要守住原则就好。

    突然有一天,他们小组除他而外的所有人都来找我了,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要求:调走小税!换谁都行!因为是下课时间,这“调人”风波很快传遍了全班。我相信,他自己也听到了。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他最终还是把所有人都得罪完了。该怎么教育他呢?又该怎样以此为契机教育全班孩子呢?当时我思考了两个方案:其一,直接当着全班告诉他这被嫌弃被排斥的事实,让他知道不会与人相处的严重后果,自己去学习反思。也让其他孩子知道,不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会是多么难堪的事情。对于全班而言,或许这是很生动的反面教材,教育效果会很好。但这样有个问题,首先是破坏了我与他冷战的策略,成为主动投降的那个,那以后我又该如何去面对他,教育他?其次是即便我主动找他谈话,或者当着全班点名告诉他,这倔强的孩子会因此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会不会倔脾气一上来,反而故意对着干,调就调,哪怕一个人坐又怎么样?而且就这孩子原本就冲动倔强的个性而言,他完全有可能这么做。其二,继续冷战,不找他谈话,但也要找个能教育他的方式,让他自己反思。可什么方式好呢?记得有书上说,教育孩子,故事最管用。可仅仅只是讲故事,他能听懂我想对他说的话吗?

    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讲个故事。为了有说服力,我让这故事发生在了我的身上。上课了,半真半假的故事被我以十分平和的语气讲述出来了。虽然没有以往讲故事的抑扬顿挫,没有跌宕起伏或者情真意切,但或许因为是“我”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十分投入。故事中有这样的几句话:“我开始反思自己。我觉得,有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四个人讨厌我,都有可能是他们的错。可是许多人都讨厌我,那肯定是我自己的原因了。我没办法去改变所有人,没办法让他们都按照我的想法去处理问题。所以,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改变我自己。”

    我一直以尽量温和的语气讲着故事,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我是为了教育小税。整个讲故事的过程,我甚至刻意的都不去看他一眼。可是,我还是用余光发现他流泪了,不知道是为这个并不动人的故事,还是因为自己对被排斥的感觉深有体会。说起来我讲的虽然尽量浅显,可对三年级的孩子们而言还是挺深的。他竟然流泪了,我为自己选择这样的方式感到有些欣慰。不管怎样,能进入他的内心总是好事啊!

    那之后,班里平静了好一段时间。他总是热情地向我走来,拉我的手,拥抱我,跟我说:“孙老师,我爱你。”我没有热切地回应他,但也不再刻意地漠视他。上课他举手,我也会偶尔点到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六一快乐
后一篇:转移战斗重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