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境创设,你采用怎样的方式?

(2008-12-26 00:06:33)
标签:

教育

日记

教学

杂谈

分类: 教育散记

情境创设,你采用怎样的方式?

081225        星期四

说起情境创设,要说到位,要说精彩,要说留给孩子们深刻的印象,肯定很多人都会率先想到用上精美的课件。呵呵,可是课件制作与使用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呢,那么在咱们平常的教学中,如何利用手边仅有的、简单的东西去创设带有较强语文学科性质又有用、有效、有趣的情境呢?我在教学中采用过这样一些方式:

●以字释义,以义营境

《雨后的森林》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可是咱们这地方的孩子,没有见过森林,也就不会有对于森林的感性认识。如何有效帮助孩子们建立这样的认知呢?我采用“一字变魔术”的方式,由字引路营造情境:由单字“木”变成“林”,知道林是个有一些树的地方;由“林”变“森”,知道树越来越多。出示词语“森林”,猜想:这是个怎样的地方?会有些什么?孩子们根据规律自然总结出:森林是个有很多很多树的地方,那里可能有清澈的小河、有快乐的小鸟、有笨笨的小熊……森林在孩子们的眼中,逐渐清晰和美好起来。于是老师“赠送”给这些乐于想象和表达的孩子一条美丽的彩虹,提问:“彩虹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自然引出“雨后”。那么在雨后,彩虹映照下的森林又会是怎样的呢?引出课题《雨后的森林》。孩子们便怀揣着快乐美好的情绪展开了对文本的学习。

●以画入境,由境激情

很巧,那天的课刚好在美术课之后。而且,孩子们刚好在课堂上完成了树叶贴画,其中就有尹慧婷的一副精美的《绿色的金鱼》。于是,我带着画进入了教室,将这画展示了出来:这画上是什么?(绿色的金鱼),呵呵,正是即将上课的题目呢,立即板书。那么看到这画,你觉得好看吗?如果你是老师,你打算怎么表扬她?——生1、好漂亮的画!2、你真有创意!3、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似乎咱们已经把文中的某些场景 “预演”了一次,所以当真正进入文本的时候,孩子们产生了似曾相识的喜悦,阅读和感悟文本的激情被充分地激发起来。                                                                                         

●以词入境,以境导情

解词,似乎也是营造语境的一个好方法。

在教学《静夜思》的时候,我是这样导入的:用手势示意孩子们之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 “静” 字并提示孩子们这样去做,然后又板书出了孩子们给“静”组的词:安静、静悄悄。然后在“静”的旁边写出“夜”,板书孩子们组的词:夜晚、黑夜、夜空。解词“静夜”:指出孩子们的词连起来看,明白静夜就是“安静的夜晚”。用不同颜色在旁边写上“思”,板书孩子们组的词:思考、思想、思念。暗示学生用刚才的解词方法解诗题,孩子们说出:李白在安静的夜晚思念故乡和亲人。为本诗的学习定下了情感基调,理解与感悟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浪花》的教学也是异曲同工。首先板书:花。问孩子们:看见这个字,你心里有些什么样的感觉?孩子们的回答很不错:我觉得很愉快;我看见菊花,觉得很美,所以很开心;我闻到茉莉花的香气觉得很舒服;……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板书出:开心、愉快、舒服。然后“赠送”给孩子们一种花:“说它是花不是花,一年四季都开花,河里来海里去,快乐笑声哗啦啦。”(浪花)。既然花能带给我们那么多美好的感觉,这浪花是不是也能带给我们这样的一些感觉呢?以此引入课题,打下了学习文本的良好基础。

情境创设,有许许多多的方式,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来大家的良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飞蛾扑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