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学习:王阳明与杨慎
(2017-09-12 17:21:40)生活本就无聊之至,在日常的繁杂中抽空闲忙的学点文史,更是不易。况且于我来说酒患缠身,精疲力乏,更是无心学习。
不过人之为万物之灵,还是常有自我矫正能力的。比如我,上周忽然灵光乍现,戒烟限酒,强健身心。几天下来,便有了一点小确幸。
工作关系,独居山城,不喝酒了,晚上便可以出来走走,下楼不足百步便是新华书店,没事上去逛逛。起初是想顺便踅摸一下有没有周汝昌的《红楼梦新政》,网上这套旧书要一百多,我想看看值不值,结果没找到。心下也无所谓,本来也是以饭后消化饭粒为主。随手翻起了一本《传习录》,文言译本,也没看进去啥。回来路上想,王阳明心学最近这么火,不妨闲看一下。回到宿舍,在联通电视上搜索,竟然搜出了央视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便利用闲暇时间看起来。
看王阳明,最初的疑问点当然是什么是心学?与理学有何不同?精髓在哪里?这些都是常理,不屑赘述。
当看到王阳明被脱裤子廷杖的时候,我一下就想起了杨慎。多年前,看《三国演义》,搜索“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对杨慎被脱裤子廷杖印象颇深。心想王阳明是脱裤子廷杖的第一批,肯定在杨慎之前,到底他俩啥关系,也没深究。
继续看,到来王阳明被封了新建伯之后,却没能入阁,是因为明嘉庆的“大礼仪”事件,主要是嘉庆和杨廷和集团之间的矛盾,而杨廷和竟然是杨慎的儿子。以我如此贫乏的历史知识,竟然将王阳明和杨慎两个人物勾连起来,深度搜索,就有了杨慎对理学和阳明心学的评论等等。
其实,相比起来,我更加对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家学和命运的相似感兴趣,他们的爹都厉害的一塌糊涂,两个人都在明史上属了不起的人物,由此对明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学习有乐,乐在自己,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