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2009-03-26 13:38:00)
标签:

摄影

原创

海湾大桥

世界第三

红岛

数码旁轴

leica

旅游

分类: 青岛视觉
    2005年6月30日,世界第三跨海大桥——连接青岛、黄岛、红岛“三极”、总投资近百亿元的青岛海湾大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308国道,跨越胶州湾海域,路线全长里程约35.4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桥梁宽35米,设计时速80公里。大桥的使用寿命约100年,预计2010年正式建成通车。海湾大桥结构简捷、经济合理、美观协调、气势磅礴,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桥梁集群。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1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2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3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4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5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6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7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8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9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10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14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15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16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17

 

建设中——青岛海湾大桥

 P18

 

青岛海湾大桥工程五大亮点

    1、工程规模新。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全长35.4公里,其中海上主线桥梁长25.171公里,包括两座跨径为260米和120米的稀索钢斜拉桥和一座跨径260米的自锚式悬索桥,非通航孔桥为跨径50、60米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此外还有海上红岛连接线以及两个海上互通立交和两个陆上互通立交。

  2、耐久体系新。青岛海湾大桥是我国北方冰冻地区首次提出了100设计基准期标准,大桥受盐害、冻融、海雾、台风、暴雨、工业排放物等多重腐蚀环境的综合作用,腐蚀环境严重恶劣,耐久性防护任务紧迫而严重。

  3、施工工艺新。通航孔桥钢箱梁采用大节段吊装工艺安装,海上混凝土套箱无封底技术、循环利用式钢沉井技术均为国内首创。结合海上桥梁测量定位困难的特点,建立全桥GPS测量定位系统,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验证,对GPS系统在海上桥梁测量定位的使用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4、设计创新。大桥受施工、环保、通航、航空、气候、水文、地形和地质结构条件的制约,建设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创新点很多。通航孔桥斜拉桥采用分幅稀索钢箱梁形式和销结耳板锚固方式,结合了本桥的特点,结构简洁明快,具有独创性;自锚悬索桥采用大跨径独塔260m单空间索面结构,主梁为双边钢箱梁+横向连接箱结构,取消了海中悬索桥大型锚碇基础,结构造型恢弘,气势磅礴,同类结构为国内首次采用,锚固体系在设计上独具匠心;非通航孔桥首次大规模采用双幅分离的60m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式,整孔预制吊装,施工工艺先进,设计合理,提高了施工质量、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5、建设运作模式新。国内首座通过项目法人国际招标,面向国内外进行公开招标,确定大桥项目法人的项目。由国内大型企业对桥梁的施工、运营和移交进行管理,与国际大型项目管理模式逐步接轨,是将我国大型桥梁工程管理水平推向世界化的一次历史性尝试,将为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管理体制的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来自网络)

 

〈青岛海湾大桥效果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