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客看市财经股票时评 |

苏渝
今天又是周三,又到了散户要读点《中国股市发展史》庄家篇的时间了。今天我们来讲讲A股历史上财务造假最有代表性的庄股蓝田股份(现已退市到新三板)。我们之前说过所有的庄股都会讲一个闻所未闻的动听的故事,那么,蓝田股份讲的怎样一个故事呢?蓝田股份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第一绩优股神话。这家以养殖、旅游和饮料为主的上市公司,一上市就颠覆了行业规律和市场法则,1996年发行上市以后,在财务数字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9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当时最动听的故事之一就是蓝田的鱼鸭养殖每亩产值高达3万元,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武昌鱼的招股说明书的数字显示:每亩产值不足1000元,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个比同行养殖高出几十倍的奇迹的破绽。
最先挑破这个破绽的是一个叫刘姝威的女人。2001年10月,她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这篇600字的短文是刘姝威写给《金融内参》的,它的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文章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向情况和偿债能力作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结论是蓝田业绩有虚假成分,而业绩神话完全依靠银行贷款,20亿贷款蓝田根本无力偿还。
至此蓝田绩优神话的终结:2002 年元月 21 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的股票突然被停牌,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停牌也许仅仅是个开端。高管受到公安机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生态农业董事会发布公告说:2002 年 1 月 12 日,该公司董事长保田、董事兼财务负责人黎洪福、董秘王意玲等三名高管,以及包括公司财务部长在内的七名中层管理人员共十人被公安部门拘传,接受调查。公司的会计资料也被查封用于办案。事实上,自从蓝田股份被查出在上市过程中弄虚作假被处罚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就一直没有好过。尽管这几年其报表一直显示每股盈利很高,但就是很难令人相信。
据中国证监会 1999 年 10 月公布的查处结果,蓝田股份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
1100 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1995 年 12 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 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 8370 万股改为 6696 万股。对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的数额作相应缩减,隐瞒内部职工股在
1995 年 11 月 6 日至 1996 年 5 月 2 日在沈阳产权交易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事宜。据此,中国证监会当时对蓝田股份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并罚款
10 万元。
实际上,笔者当时也根本不相信蓝田的业绩神话。也发表了多篇文章质疑:
蓝田造假给我们的启示:
蓝田造假之路令人深思,总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一,蓝田造假丑闻曝光之前,曾经是中国股市中的一面红旗,蓝田所谓的高业绩均来自于种种虚幻神话和财务包装。视国家法律法规为儿戏,公然造假,知法犯法,炮制了所谓“金鸭子”、“野莲汁野藕汁”和“无氧鱼”的动人故事。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造假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助假,导致其造假行为得逞:
如前所述,蓝田的造假丑闻的曝光,不是来自于对蓝田进行常年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而是来自于业外女士,这着实让人吃惊。其实,蓝田主要是通过虚假交易或事项来“创造利润”,其造假手法非常简单。注册会计师只要认真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便可以轻易发现蓝田的造假问题,但是,注册会计师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不断健全其质量控制机制,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
(以上个股分析及报告只作参考,不作买入依据。买者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苏渝高级投资顾问注册编号:(A073061701001)
苏渝粉丝见面会首发第一站----上海站,主讲人苏渝,主讲内容《广大散户在下半年如何做到收益最大化和风控策略》。苏渝上海站粉丝见面会将在8月12日(周六)下午14:00进行,我的微博粉丝、博客粉丝和微信好友可免费报名参加本次活动,名额紧俏,位置有限,以电话报名时间先后顺序为准。前100名报名将免费赠送我亲笔签名最新力作一本。每位到场者均送我最新力作一本(无签名)。都是从末讲过的干货。完全免费,请放心预约。
活动报名咨询热线:
汤助理:1872114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