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渝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数不清的难以逾越的大山,股市也是这样。
压抑股市一年多、被众多市场人士称为熊市中难以逾越的年线大山,在摸了一下后,又渐行渐远了。
世上本没有不能逾越的大山,珠峰够高的了,也被逾越了。
先知穆罕默德带着他的四十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人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计划。一位门徒对他说:“你有信心,你能让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吗?”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满怀信心地把头一点,对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想起了他的回声,回声终于消失,山谷又归平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到了山顶,他们因信心促使希望实现欢呼。
股市就是一个考验信心的市场,信心齐,泰山移;信心失,谷无底。这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股市从来都不缺资金,缺的只是信心”的道理。面对股市的每一天,其实你慢慢就会觉得“山不过来,我们过去”的事情随处都在,并左右着我们的操作行为。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山,我们并没被吓倒。我们无法叫山走过来,但我们能过去。面对熊市不言底的大山,我们不能去预测底在哪里,而是慢慢走过去,像爬山一样,一步一步买进有价值的超跌股票,买的人多了,底部就形成了2780点大双底,这就是信心的累积,它意味着力量的能量的基础的夯实。同样,股市人生也是如此。能一步一个台阶地攀登,把该经历的大熊市经历了,该克服的障碍克服了,该品尝的苦果品尝了。底,就会在你脚下了。
面对大小非疯狂减持的大山,我们虽然不能强制叫停大小非减持,但我们能走过去,我们同时也看到也有大股东增持的公司,为我们指出了上山的路标。面对一周发九股扩容无止境的大山,我们虽然谈融资色变,IPO要扶贫消息一出,市场就还以绿色,失守了年线。但我们不能忘了资本市场是直接融资市场,一个丧失了融资功能的无效市场,就是一个让所有参与者共输的市场。吐故纳新,新股迟早会发,我们只是希望新股有节奏视市场承接力而发,市场涨疯了就发行平抑一下,市场跌凶了就停发,不能像以前那样“河马大开口口”和“杀鸡取卵”似的高价圈钱,无节制不分良莠的滥发了。
十一节后前个交易周红了,这是一个好兆头,周k线两阳夹一阴,这意味着今年第四季度吃饭行情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前题是要攻克年线。市场下一个需要挑战的目标就是上证指数的年线。目前上证指数年线的位置在3100点附近,跃上年线意味着跃上市场一年来的平均持股成本,市场将逐渐恢复赚钱的财富效应。我之前分析过,年线一般是指250日移动平均线,通常情况下,年线也就是所有参与者250天的平均交易成本。投资者如何把玩好年线,就必先了解年线运行机理。既然年线就是股价在一年之中运行的平均成本,于大盘而言,如果指数站上年线,始终在年线附近运动,并未远离这一区域,那么年线往往代表了市场机构的持仓成本,当底部区域构筑完毕,一波的有攻击力拉升行情也就随之展开。反之,大盘在熊市中反弹后,如果攻上年线后而假跳未守住,再次将年线沽穿,且经过多次反复较量也无法重返年线上方,那么杀伤力较大退却性调整就此展开。如果向上突破年线且牢牢固守,由熊转牛的概率大增,故年线是中、长线投资者判断大盘趋势的重要武器。
中国股市发展史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清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年上半年,大盘基本在年线上方运行,跌破年线的时间很短,股市呈投资者赚钱的牛市格局;第二阶段为1993年下半年至1996年5月之间长达3年的时间中,大盘多数时间在年线下方运行,股市呈投资者亏钱的熊市格局;第三阶段为1996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的5年间,大盘基本在年线上方运行,5.19牛市行情至今让广大股民怀念回味把玩;第四阶段为2001年6月2245点见顶之后,大盘“飞流直下九千尺”,在年线失守后一直调整至998点;第五阶段为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的股改后大牛市。但从6124回落后,史无前例的大熊市不期而遇。第六阶段为2014年7月24日A股市场以一根中阳线突破2090点年线位置,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一直上升至5170点才打住,随后股灾3.0版失守年线,时隔两年多,大盘又来到年线附近,这个纸糊的天花板看似一捅就破。但这个纸糊的天花板是特殊材料做成的,要捅破还差一个外力。沪指至今还在年线下苦苦蓄势,目前已兵临城下,攻坚战已经打响。“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这句至理名言让我们体会到,倘若面对上述这些大山我们都能走过去,中国股市就没有不能逾越的大山,年线迟早会被踩在脚下,尽管爬山的路还崎岖漫长!
(苏渝,高级投资顾问,欢迎关注新浪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