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不能墨守陈规

(2012-08-27 06:52:24)
标签:

博客看市

博客排行

财经

炒股

炒股博客

股票

经济时评

名人博客

 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不能墨守陈规

 (本文发表于825 第一财经日报评论版)

                                     苏渝

    自从中集集团推出B股转H股的方案来解历史B股历史遗留问题,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有关解决B股出路的思路多了起来,包括退市、回购、转H股、转A股等。但笔者认为解历史B股历史遗留问题关键不是哪种办法,而是对持有B股的投资者利益如何保护?证监会和交易所负责人多次表态解决B股出路要尊重投资人意愿,要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早在2001年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之时,笔者就在2001年3月12日的《中国证券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B股是酸葡萄的十条理由》,那篇文章不仅成为当时被转载得最多的文章,而且还上了新华社内参,文中提到的外资可能抽跳板而获暴利出逃被不幸言中。当年6月1日起,在内地居民正式被允许投资B股的情况下,B股却踏上了暴跌之旅,两个月后,股指暴跌到130点,当时热炒B股的内地股民,全线套牢,损失惨重。外资却数钱数得手肿,回家偷着乐去了。其后,管理层不批准机构进入B股市场,不允许B股扩容和再融资扩大市场。当时,管理层当时思路清晰,等待资本项目开放后再来解决B股最终出路。10多年过去了,B股市场也在等待中被完全边缘化。广大境内B股投资人遭受巨大的亏损,其损失面远远高于A股市场。这种由制度缺陷引发的B股投资人损失,决不能草率用常规方法来处理,让其自生自灭。

   虽然,B股转为H股上市,是一个种无奈的选择。因港股标价、估值都跟B股接近,相对内地资本市场,港股上市尽管发行价和融资额度相对较低,IPO审核门槛较低,流程较简化,B股转换H股是一种方向,但对B股投资者而言亏损并未能得到补偿。这从中集B公布B股转为H股消息后直奔跌停就是佐证。

    诚然,现在B股转H股方案推出了,从逻辑上讲,只要B股能够成功转成H股,那么B股转A股是不是也能顺水推舟而成功进行呢?逻辑上行得通,并不等于能通行?A股市场和B股市场毕竟是两个分割的市场,中间隔着一道“柏林墙”。两个市场之间存在着流通障碍、货币结算和价格差异,以及交易规则的不同。要B股硬性转成A股,对A股投资者来说显然也有失公平。加之当下A股如此低迷,还有700多家IPO排着长队苦等上市,已经不堪重负。若再将B股公司转为A股上市,必然增加A股扩容外延,让市场难以承受其重。

    笔者认为,解决B股难题,不能墨守陈规。对于A+B股公司是不是可以参照股权分置改革的模式,由上市公司给B股投资者支付一定的对价,再按比例兑换成A股股份。对价多少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大股东、A股股东和B股股东共同协商或投票表决。对于纯B股上市的公司,可以通过股份回购来注销B股股份,回购价格由上市公司大股东和B股股东代表协商确定,同时设定现金选择权,尽量让B股投资者减少亏损程度。回购后的公司再选择其他市场上市。

   对待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也应该用创新思维对待,尽快及早解决掉才是。否则,“历史遗留问题”就会成为“宝贵的遗产”越拖越难解决。

 

苏渝高级证券投资分析师注册证书获证监会,证券业协会批准。编号:(A0830612080001)苏渝财视专家服务系统业已正式开通, 一对一贴心服务 秋季行情 答疑解惑 诊断个股 挖掘下一步潜力起涨股 点击请进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