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客看市博客排行炒股炒股博客股票经济时评名人博客 |
苏渝
石破天惊!12月28日,华宝兴业基金官网上发布了一封致“尊敬的发行人、保荐机构”的友情提示。公司表示,决定即日起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暂停参与各发行人的IPO询价,暂停接待各发行人、保荐机构的IPO路演。此举开创了机构公开拒绝IPO的先河。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条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一直以来,基金充当了新股IPO三高发行“轿夫”的角色,现基金主动放下了轿子是好事。
2011年的A股创下了两个记录:一个指数是“熊冠全球”,上证指数全年下跌达21%;深证成指大跌29%;以三高发行著称的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分别暴跌38.%,和37%。另一个是IPO “雄冠全球”:两市融资7000多亿元。“熊冠全球”与“雄冠全球”: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不同的利益方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圈钱者的答案是股市下跌与扩容无关。但当问亏损累累的中小投资者,答案肯定是下跌与扩容有关。著名的经济学家华生12月16日在其微博中写到:股市跌跌不休可以跟正常扩容无关,但能跟持续三高大扩容有关。一针见血, 三高扩容才是A股下跌的主因:
首先,三高发行基金充当了“轿夫”。基金交出了10年来最惨的成绩单,截至12月30日,391只基金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平均下跌23.6%,超过同期上证指数22.5%的跌幅。如果说基金投资是遭遇了全球股市下滑的这老虎咬了一口的话,那么基金在新股三高发行上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了。从海普瑞到华锐风电;从庞大集团再到神州泰岳。这些响当当的百倍市盈率的“三高股”在申购发行时都不乏基金拱抬的身影。由于基金在参与新股询价过程中提交对新股的报价后,不时会接到承销商打来电话“沟通”,或者是更直白地要求把报价提高,使基金助纣为虐,拿着基民的钱去为三高发行抬轿。然而,三高发行导致破发“成灾”。今年以来有215只新股遭破发,破发率高达78%,如今这些三高股被腰斩,使基金净值大愊缩水,停止IPO询价和各种利益输送,无疑是受到广大基民赞许的,也希望其他基金跟进。
其次,放下“轿子”或促成IPO发行制度改革。目前询价制度存在"关系报价"或人情报价比较普遍。询价越高,意味着发行价越高,IPO公司就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上市公司为了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不排除游兑公关及利益承诺。新股询价制发行由于明显存在询价对象不申购或者询价过程中高报价等利益输送问题。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取消询价发行定价制,改用直接申购制,在定价过程有资格参加网下申购的机构,各自按照自己对公司的分析定价按要求上限进行申购,定价系统最后按定价从高到低对申购机构进行配股,首先保证申购价最高的机构价格及数量,然后保证次高申购价格及数量,直到网下配股完成。网上发行价采用网上申购机构的加权平均价发行。这样一来那些盲目抬高价格的机构将受到损失,过于压低价格的机构又可能申购不到。只有这样,定价就会回归到公司正常的基本面上来。
总之,IPO发行制度改革应该改了,新股询价制应该向注册制过度,基于此,我们为基金拒绝IPO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