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渝
熊去牛来?如果仅从指数看,中国牛年股市足以傲视全球,上证50
上半年涨了79.9%,涨幅全球第一。但是,6月以来,只有极少人享受到牛市的喜悦,虽然A股指数一个劲地高歌猛进,但只有二成的机构投资者在赚钱,八成散户在做赔本买卖。6月份工、中、建、招四大银行股最大涨幅高达31.5%、37.1%、39.9%、34.4%;上证50涨19.57%,上证180涨15.66%,沪深300涨14.74%。中石化涨26%;中石油涨20%。大盘权重股跑嬴了指数。
指数的虚涨,主要是权重股受到基金追捧的结果,尤其是占A股40%以上权重的银行股、地产股等,近期新基金发行密集,基民开户数创新高,市场又见一基难求的火爆场面,上一次牛市6124顶部正是因基金发行火爆而创出的。自6月以来,大盘蓝筹股开始主宰A股的指数,有点复制后“5.30”
的味道,虽然大量的投资者并不能从“虚涨”的指数中分到羹。
根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的数据,以美元计算,过去半年间新兴市场股市上涨了50%,走势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股市。市场对于新兴市场股市的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
即便出口增长的确放缓,很多分析师相信中国市场的股票会有补偿表现。对以指数为基准的投资者来说,这既是机会又是风险。
过度乐观也体现在了收益预期方面。根据机构经纪人预测系统(IBES)的普遍预测,今年中国GDP可达8%,而发达国家很可能是负增长。尽管对中国股票的收益前景看好,但按照市盈率衡量,但市盈率水平为28倍股价仍显得过高。
很显然,如果仅从指数的增幅来衡量A股的泡沫,显然也有失公平,从上述分析看,目前指数的上涨主要是来源于权重股的补涨,如果剔除权重股对指数的影响,或许A股的涨幅并没有现在这么夸张。有3成个股正在下跌,
还有3成还在原地踏步, 这便是散户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原因。
当然,目前A股的泡沫化症候群有所现相,即使是绩优的大盘蓝筹股也是如此。据统计数据显示,即使在目前上证50指数中,其中市盈率超过30倍的上市公司就有30家。
大盘又来到前期高点,拒绝回调是主力志存高远,还是外强中干?
今日有三金万马上市,尽管有深交所层层设障,但想不炒都难。
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发行呼之即来,到时大盘还依然坚挺如故,便可确认牛市无疑。
双头,还是再下一城?离场,还是追高?对于在指数泡沫中“游泳”的投资者来说,或许,是该决断的时候了!
不是广告,苏渝研究成果:昨日涨停
还有两个涨停的预增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