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淘金热,谁比谁赚

(2007-10-22 09:13:42)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我记录

财富人生

名人博客

博客看市

博客排行

 

                                           苏渝

   在美国流传着一个近乎滑稽的故事:美国西部发现金矿淘金热时,淘金者蜂拥而至。狂潮中,有人却看到了商机,一批专营挖矿锄头商人应运而生。最后据说赚了大钱的不是淘金者,而是卖锄头的和卖牛仔裤和摆渡船的。

当下股市火爆,无疑成了社会各阶层蜂拥而至的“金矿”。从白领阶层、退休职工到在校大学生,甚至是农民工,每天新开户前赴后继冲进股市的人络绎不绝。当然,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一些与炒股有关的商品走俏, “锄头商人”在股民身上赚得笑不拢嘴。下面我们看看除了券商那些行业在股民身上赚到了大钱:

   首先, 股票类书报,周六你在任何一个书报亭,堆得最多的就是证券类报刊,熊市时,证券报刊被视若泻药硕果仅存只有两三种,且还少有人问津,牛市来了, 证券类报刊如雨后春笋从地下冒出,居然有二十多种,有的发行量超百万,超过了一纸风行的《南方周末》成为了一“股”风行。除了报刊还有证券书籍, 股市热让证券投资类书籍纷纷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笔者在各大书城看到,不少市民在翻阅、选购证券类书籍,比起其他区域,证券投资类书架区域的人气要旺很多。名类书店超市也出新招纷纷把证券类书籍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用大宣传广告板来吸引购买者的眼球。股市最火时,像巴菲特、彼得.林奇这些投资大师的心得以及一些民间“股神”传奇故事,通俗易通的“速成”炒股常识书籍高峰时每天卖出不小于四位数。

   其次, 炒股软件,炒股软件何其多,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击网站,扑面而来的都是炒股软件。如何发现黑马的广告,甚至在电梯口的液晶显示屏上,都少不了股票分析软件的广告。更莫说在大大小小证券交易营业厅,到处都能见到股票分析软件推销员的身影。大智慧软件还买断了收视极高的东方财经今日股市节日的冠名权。可以说市面上的各种炒股软件达数十种之多。据了解,这些股票分析软件种类繁多。多半是收费的,需要信这一套的股民掏腰包。此外,你购了软件后,还要支付每月20元----100元的服务费。显然,开发股票分析软件商家在牛市中也分得了一大杯羹。不过,这些软件跟股神一样,并非广告中宣传的那般灵验。股票分析软件能让股民“一夜暴富”,并从事非法荐股,可信度极差。股票市场瞬息万变,可能存在很大风险,这类广告通常会对功能进行不切实际的保证和承诺,消费者要进行理性消费,避免被违法广告误导。最近证券监管部门已向广大股民发出警示称,一些所谓只赚不亏的荐股软件都是骗人的,请投资者一定提高警惕。

    再次,财经炒股专业网站,门户网站的财经版。形形色色的股评家荐出的涨十倍百倍的“金股”、各路“股神”和行侠仗义的博客对股市的“华山论剑”,各种以“据悉”开头的怪得离谱的“内幕”消息,各种一夜暴富的淘金故事,以及带头大哥们的“点股成金”术,都吸引着亿万股民的眼球。带头大哥通过QQ群敛财超千万。证券类网站的点击率早就超过了任何一类行业和明星的点击率,让老徐、秋雨们恨得牙齿痒痒。网络由于其传播资讯的快捷性、广泛性,早已将股市“一网打尽”。而在巨额点击率的背后,每一个“眼球”的意味着是“黄金眼”,让低成本运作的网络运营商赚得个盆满钵满。

   第四,炒股手机。由于股市火爆,赚钱效应扩散,连手机运营商都想来分一杯羹,于是最近开始流行手机炒股。手机炒股成了最接近“挖矿锄头”的工具,它打破了时空的界线,让你无论身处何处,都能玩股票于掌股之间。太方便,太好玩,太过瘾,当然也容易上瘾。看一看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炒股手机广告,就能推算其买得有多好,且炒股手机是普通手机价格的2-3倍。试想,只要股市继续火爆,手机炒股绝对会成为继手机发短信声援自己喜爱的超级男女声们之后的新的业务拓展增长点。炒股手机卖得很火,早已超过了生产手机公司的股票。

   第五,交易厅买盒饭的。在证券交易厅卖盒饭或送盒饭散户厅的小贩,一直是旱涝保收的,以前买得极便宜,3元5元都有,而今大牛市不请自来,交易厅人满为患,盒饭生意出奇的好。于是便借猪肉、粮油涨价的东风,盒饭价也像股票一样攀升,最便宜的5元最贵的已卖到15元了。若问其为什么涨得如此快,回答的不是猪肉涨,而是印花税,交易佣金都涨了,股民赚钱容易,我们凭什么不涨。

其实,股民赚钱容易,亏钱更容易,我相信,牛市结束时,赚得最多的,不是股民,而是赚股民钱的股市商贩,让股市淘金热,富了卖锄头的和卖牛仔裤和摆渡船的笑谈成为现实。

(文中照片拍于当年美国淘金热的旧金山)

(作者申明:任何网站、媒体和个人要转载本栏目文章,需经原作者同意,联系邮箱:chxly9888@sina.com倘未经同意转载,本公司法律顾问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