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渝
为便于读者阅读,保持文章整体性,笔者把标题例出,以后每天发表两怪
第一怪:喜庆之日添悲哀
第二怪:走马灯似地换帅
第三怪:公开信息乌龙摆
第四怪:申购神话永不败
第五怪:交易厅多为老太太
第六怪:小道消息飞去飞来
第七怪:你追我赶改名比赛
第八怪:垃圾股受宠爱
第九怪:券商校园大甩卖
第十怪:翻来覆去炒题材
第十一怪:上市前好上市后坏
第十二怪:小股东遭人用脚踹
第十三怪:黑箱操作捂盖盖
第十四怪:股改方案随意改
第十五怪:公司家丑不对外
第十六怪:股评家乱炒菜
第十七怪:高速扩容方兴未艾
第十八怪:老汉猝死交易台
第十一怪:上市前好上市后坏
“查三代”这又是一个让当代年轻人感到生疏的词儿,文革中却十分流行。然而,广大股民对“查三代”并不感到生疏,上市公司上市前必须保持连续三年业绩盈利,方能获准上市,这叫做“根红苗正”,因为公司上市就意味着成为了公众公司,公司的经营必须对全体流通股东负责,按理说圈到钱后就应该毫无保留的回报出资的流通股东。除了“查三代”还要“过三关”,第一关时券商辅导期关,第二关是评估审计关,第三关即最难过的核准过会关。发审委的专家,会拿着放大镜和显微镜审核。然而,如此难过的关,居然也有蒙混过关的。奇怪的是,有的公司上了市圈到了钱,旋即便出现了亏损,开始根枯叶烂,仿佛股民的钱是有害肥料,烧了他们的根,坏了他们的苗。先前有江苏琼花,因上市后就预亏,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吃不了兜着走,被深度套牢。最近的有中小板刚上市的广宇集团,刚上市一季报就亏损,按说房地产是最赚钱的热门行业,公司还处在房价名例全国前茅的杭州,按说募集资金后打新股也赚钱,怎么会亏呢?上市前几毛钱的利润怎样就像小鸟一样飞走了呢?非常遗憾该公司中报又预亏。上市公司就算混身长满嘴辩解,也回避不了亏损的现实。广宇集团今年4月27日上市,股价21.4元,当时的指数是3720点,巧合的是而今指数到了5720点,涨了2000点但该股还是21.4元,像坐地日行八万里一样还在原地踏步,这样的公司上市除了给投资者带来遗憾还是遗憾。今后创业板推出后,上市后就预亏或许会成为常态,因为圈来的钱要还创业投资的钱和银行贷款。这是否同钱来之太易有关?俗语道:血汗钱抠着门花,不义之财大把大把甩。不用还本付息的钱,谁花起来也不心疼。福建一家亏损1700多万的公司老总,年薪却拿到500万,肥水流入个人田,这样的公司不亏才让人奇怪。美国证券界泰斗珍妮特·洛尔说:“公司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已足够。”
第十二怪:小股东遭人用脚踹
股市中有个人人皆知的“三公”原则,即人不分贵贱,股东不分大小,你持有100股和持有100万股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但是,在某些上市公司眼里,大股东财大气粗,应作为贵宾请进,小股东人穷志短,应该用脚踹出。因而,无论是股改,分红,公司重大决议,小股东都是倍受岐视的小菜。不信,你去拨一拨上市公司的公开电话试试,有的要么是聋子的耳朵,要么是一问三不知,有的干脆无可奉告。上市公司公开的电子邮箱,你发封信函去试试,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泥牛如海,永远得不到半个字的回复。而公司分红送股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等重大信息从来都只是向大股东和庄家秘道传送,小股东只有等信息公开高位接棒的命。这里有个绝非杜撰事例,笔者有一位吕姓股民朋友,得知手中持有其股的一家公司开股东会,便自费去该地旅游,不远万里地想亲临股东会去旁听,结果,被拒之门外。股东会设在一家四星级宾馆,大股东住贵宾房,吃山珍海鲜。在股东登记处,朋友被拦住了,一位小姐问他:“你持有多少股票?”朋友回答:“1000股。”小姐和蔼说:“对不起,我们要求持有50万股的股东才有资格出席。”朋友说:“小股东也是人呀?”小姐说:“实在抱歉,我们是认股不认人。”股民朋友当即有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感觉。
朋友回来后感慨道:“上市公司门南开,有心无股莫进来!”从此,抛掉了该公司股票,并发誓今生来世都再不碰这只股票。小股东被上市公司用脚踹,唯一的办法也只有以脚还脚,用脚投票,悲哉怪哉!
(作者申明:这是新浪首发的绝对独家稿件,任何网站、媒体和个人要转载本栏目文章,需经原作者同意,联系邮箱:chxly9888@sina.com倘未经同意转载,本公司法律顾问将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