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医笑而过这个博客时,我还没有考上硕士。转眼间,硕士学位和毕业证已到手。这三年来,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自我感觉还是有些进步的。当然,这些进步大都是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今天是教师节,就以我的导师为话题,聊一些师生之间的事。
导师虽然有些行政职务,但却经常和我们做学生的进行交流,每个月至少有两三次。我们专业每周三下午举行研究生学术论坛,导师也经常会光顾,并和我们一起讨论一些专业话题。师生频繁的交流经常会让别的专业研究生羡慕,但学生的成长需要交流,需要指导。
导师希望年轻的研究生不要只盯着一个课题,而要注意专业的交叉性,在把握流行病、卫生统计基本方法的同时,也要多读些卫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卫生政策循证等方面的文献。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他一直要求我们发挥各自专长,团结协作,集合成团队作战,他提倡专业研究要结合卫生实践,并亲自帮学生联系卫生单位去一线参与工作实践学习。
这三年来,在导师的要求下,我参与过不少课题,有乡镇卫生院评价的、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有卫生人力资源的、有医学教育规划的、有国际医学教育的,每个课题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成果也不多,但都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开阔了视野。年轻人是需要积累的,导师说。
导师和学生的每次聚会,不但在读的学生都到场,其他已毕业的但在同个城市工作的师姐师兄如果时间允许一般也会过来。聚的过程中,导师会热情地询问每个学生的学术方面的进展、工作情况,甚至包括生活方面,也会经常给予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今天是教师节,祝导师每天都顺心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