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服务的名义做管理(原创)

(2009-05-26 00:05:19)
标签:

服务意识

管理工作

医笑而过

健康

分类: 医院管理
    前段时间,和同单位的一堆年轻博士聚餐。听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慷慨激昂地畅想自己的未来,无非是成为某一领域的权威,然后谋个职位,做个领导。“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的古训。当前,在国人眼里,知识分子是否成功就看其官职大小或者行政级别高低。其实,这种价值导向很不好,至于弊端、至于畅行的原因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清楚,这是咱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是老祖宗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它浸入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毛孔、基因。明知是错,可大家却都争先恐后的去抢。
    在常人眼里,一个单位中层管理者是小官,高层领导者是大官。不管是什么官,不管权利有多大,大都喜欢摆个架子,在群众面前高高在上,那似乎是做官本来就应有的样子。我觉得这种感觉或是来自我国“贱民”、“臣民”的劣根思想,或是因一些为官者官僚主义思想在作怪。拨开官的职务,那他的使命无非就是管理。管理是什么?到书店里看看,你会发现管理类的书成千上万本,写的天花乱坠,而且本本都被推荐为经典。其实,大可不必在意那些理论,医笑曾在课堂上给学生说,管理很简单,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以及实施这些职能的具体方法与相关步骤。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管理学专著、教材、讲座,不管他说的是多么玄虚、多么让人费解,实质上都是围绕这点东西在绕圈子罢了。
    西方管理学的确给了公众一套管理的职能、方法、步骤等理论,但我后来又想到中国管理者的心态问题,就是民众眼里或者管理者自己眼里,官僚主义的思想都非常之浓重。在医院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眼里、在高校教学一线教职员工眼里,那些单位的管理者们无非是天天不创造任何利益,只是在办公室一手拿着公章、一手看看报、喝喝茶、阅阅文件,必要时到一线摆摆架子、经常施展一下乌纱帽权威的官僚主义者。其实,群众的眼光未必是雪亮的,另外,群众这么看,却还趋之若骛的朝这个圈子钻,这就更说明我们整个社会心态、价值观是有问题的。
    记得我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管理岗位的员工是否试着以服务的名义来做管理呢?比如在医院,医院院长服务好副院长、副院长服务好主管的各科室主任,各科室主任服务好本科室的职工,而职工都服务好患者,一切围绕着患者转。如果大家都能抱着这种服务的心态,出问题能首先问自己哪点没服务好,这样话我想这个医院的发展也就能和谐的多。一个高校又何尝不是如此,校领导层服务好各处室、二级学院负责人,各处室、二级学院负责人再服务好教职员工,然后,教职员工都服务好学生,一切围绕着“学生”转,我相信这个大学也能科学发展。平时医院倡导的“以病人为中心”、高校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本意并不是宠着、惯着,把“病人”或“学生”当祖宗供着,而是让工作的主旋律真正地围绕着他们。
    试想,如果在医疗、高校这种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变成了服务意识特强的岗位,甚至干脆说成了服务性岗位,那些博士们还会精心算计着什么时候做领导吗?我们是无法做这种假想的,因为我们整个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环境不允许。逆历史潮流,难免会被碰地头破血流。
    写到此处,本该收尾,但突然想起曾经一朋友,在管理岗位还没谋得一官半职,就在行动、语言、态度、语气等方面向大家端起了架子,还经常故弄玄虚玩深沉,结果可想而知了,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