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自己的专业就头痛,因为在这扭曲的体制下,在医院这样的单位里,学了两年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年多公共卫生、卫生管理、医院管理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竟然没有相关的职称可挂,这实际上等于没有专业。下半年,到学校继续深造,我还是抱着老专业不放,就算得了博士,依然没有职称可言。在这种学术性、技术性那么强的单位,没有职称无异于没有手足,连直立行走的能力都没有!
可偏偏我爱好这个专业。我从大学就设计好了一切,先走进某所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认真观察和思考医院管理的种种现象,然后再利用大学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这一步一步都很顺利,而且在压力巨大、任务很重的工作中,我还找到了意想不到的乐趣。但就是没有职称可挂。有人提议挂经济师、档案员等职称,简直是扯淡嘛!我宁愿没有职称,也不去弄这样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关、不三不四的职称贴在身上。于是,自己想尽办法,开始朝教师那个系列的职称靠,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上天听说大学要成立医院管理研究所,真的有些担心。没有一个真正掌握卫生政策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统筹学、医疗保障学、医院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卫生法学等方面理论的人,又如何去搞呢?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固然是不错的方法学,但与卫生管理、医院管理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现在已经不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想办法也要上”的年代,新开的卫生信息管理本科专业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导致的一片混乱也算给该学院敲响了警钟,可惜没有任何人当回事!
下周,我就要去这样一个地方报到了。不知道自己能学到什么,但我的期待也不多,加强自己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知识还是能做到的,或许我还可以学点科研设计。当然,上研究生主要是自学。在这该死的专业方面,我注定要自己去学习钻研了。我会从医院管理方面选一个方向,深入进去的。不会像过去的四年那样,遍地撒网地看了近两百本卫生管理、医院管理类的专著,还有不计其数的各类课件、报纸与材料。不过,话说回来,这四年坚持不懈地读书对自己的成长还是有所促进的。不放弃、不抛弃,既然选择了这该死的专业,也只能认了!
不过,我庆幸自己有一个好导师,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仰慕他从事卫生管理工作多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他在一起交流,能感受到他的战略眼光与宏观思维,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专业还是有那么点意义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