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医院里突然多了一个警务室,而且紧挨着急诊科。或者此举与平安医院活动有关吧,我想。警务室的牌子很大,牌子上的字也非常的大,甚至大过急诊科门牌上的字。经常从旁边走过,总感觉觉得那几个字不顺眼,其实,更多是感到刺眼。不知道每天上下班的医务人员对警务室有没有啥感觉。

医疗纠纷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最近明显地呈增多的趋势。前几年,来找医院领导解决问题的还不多,在主管医师、护士长、科主任或者医务部相关人员的调解下,一般都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激动情绪。不过,最近似乎变了,直接找院领导或者干脆找媒体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一来就是几十个人,个个喊打喊杀,那些所谓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制度与方案似乎总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初衷应该是加强基础医疗质量和环节医疗质量管理。国家强力地完善与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但那些所谓的制度真的科学、合理吗?或许其本来有利于救死扶伤,但是否适合医务人员的执行呢?制度或许看似井井有条,但是否存在执行的现实环境呢?再说了,那些制度真的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吗?我不是在怀疑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动机,只是对其过程有太多感到无奈。不管如何,医院管理年活动都会在检查总结表彰中走向结束。
我们的政府总是在强调医务人员要以病人为中心,甚至一些官员强调病人就是上帝,医务人员要满足上帝的任何要求。部分地区挨打、挨骂而沉默接受的医务人员还被授予“委屈奖”!我们的官员们别惯坏了病人及其家属。同时,更应多关注医务人员的生存状态。他们不是神,与天使也扯不上边。他们只是一群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的平凡人。他们同样也有自己的尊严,同样有自己的需求与欲望。默默奉献的他们更需要理解与尊重。
加班后又在发牢骚啦,哈哈!似乎写着写着就跑题,都不知道写到哪里了。最近,读了一些内部的密文,关于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如何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的,或许“平安医院”的意义就在于此,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