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单位领导现场办公,我都有幸全程跟随。这半年来,现场办公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对行政职能科室,更是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今天整整一个下午,先后随头儿们到信息、财务、设备三个科室现场办公,在一问一答中,感受到医院管理还是面临一些困境的。
我所在的单位,自我刚毕业时一个院区一千多张床位规模,发展到如今两个院区共两千多张床位。当年面临生存危机、离院本部三十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院区坚持“小综合,大专科”的发展理念,床位很快接近上千张,收入也已过亿,急诊量今年也将稳步超过省人民医院。在职工只减不增的情况下,我们行政后勤部门全力以赴地同时做着两院区临床一线的服务工作。本人自身也经常奔跑在两院区之间,有限地精力经常这样被频繁地分散了。
单位的信息、财务、设备每个科室也不过十来个人,却要二十四小时不分昼夜地同时服务两个院区,的确很辛苦。不过,临床一线却很少有人承认他们的工作。相反,他们大都认为是临床不分昼夜地工作养了这些“闲杂人员”。最近,全省都在搞效能建设活动,讲首问负责制、结办时限制、责任追究制,而且本单位也根据相关精神处理了一些人与事。职能科室的同志们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也斗然好转,但这明显无法走出医院管理深层次的困境。而今天,几个科室先后提到增加人力的问题,或许大家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我不这么认为,增加人力固然需要,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突破性地革新我们的管理思维,逐步让一些职能活动社会化,至少也是半社会化。领导的精力毕竟有限,在一些枝枝蔓蔓上,最好别被花费太多的精力。
在谈到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的时候,我感觉非常好笑。为什么呢?原来这些工作都不是人事部门牵头。还有很多可笑的事情,只是在博客上不方便写出来。而我本人,全过程也只有写写记记的份,默默地听,默默地在思考。或许算不上思考,充其量是胡思乱想罢了。在写记的过程中,我突然想起,去年某领导让我做一个数万字的奖惩方案,最后很多部门数次开会讨论,不知什么原因,该方案最终被搁置了。其实,我倒不希望那个方案通过,因为我知道那根本就是不科学的,没有经过科学地权重与量化,只是自己的一些想象力的产物罢了!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无奈,每件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改进,但在组织规模被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或许我们需要是管理实践的全面突破与革新。旧思维不能放弃,但我们的理念,必须跟上组织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进步。为了迎接医院管理年检查,老婆在看书,不许我回去打扰她,一个人很无聊,想起下午的一些趣事,特做此文。
加载中,请稍候......